莊子不以鯤鵬的飛翔為“至遊至樂”,就是因為他能從時間的意義上充分理解到萬物平等的客觀事實。所以,“齊物論”是莊子的思想核心,也是他始終堅持的唯一主導思想。請看《齊物論》中的審美思想: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大知”就是“大智”,“大言”就是“至論”。從文句來看,說明莊子讚美“大知”與“大言”,而不欣賞“小知”和“小言”。但是,何為“大”呢?這是理解該文句的關鍵所在。結合莊子的思想,可以發現所謂的“大”就是“無”,如“閑閑”就是旁若無事的情狀,“炎炎”就是視若無物的火焰。可見,“大知”就是“無知之知”,“大言”就是“無言之言”;“無知”自然就“無言”。為什麼說莊子是反對智慧和言論呢?這是根植於他對“道”與“言”的理解——“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就是說,道之所以隱蔽而有真偽,長往而不存留,是因為道乃隱蔽於細小的成功;而言之所以隱蔽而有是非,存留而不可,是因為言乃隱蔽於華美的辯辭。可見,道之隱是因無成功之心,而言之隱是因有名利之心;道是因不存而難辨真偽,而言是因存留而分別是非。所以,“道”與“言”居心不同,如果以“言”論“道”,就會造成以偽亂真、顛倒是非,儒家與墨家因是非爭辯而傷害親情就是典型的例證。做人如果都是這樣爭論是非,那還不如自知自明而不與人爭辯。事實上,有什麼好爭辯的呢?隨著時間的變化,是與非也跟著轉化,是與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是不由是非所左右的,而是以自然時間作為辨別是非的明鏡。在時間這麵明鏡前,是就是非,非就是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是有非的,都是一樣平等的,不存在任何是與非的分別。正因為在自然時間中,是非是不分的,是沒有相對性的事物,都是絕對不分彼此的,所以明於此也就明白了“道”的真諦。那麼,隻要懂得以無分別是非之心來應對無窮無盡的時間變化,也就能緊緊抓住“道樞”而真正地逍遙遊。由此可見,莊子反對“榮華”之“言”,就在於“道”不可“言”,因為“言”容易讓人陷入沒有意義的是非爭辯,讓人以主觀意誌來審視事物的分別,而遠離沒有任何分別的“道”。如此而言,可以進一步推知莊子的審美觀就是主張人必須棄除審判美醜的想法,才能臻入最高的審美境界。因為,凡有分別美醜之心,就有是非之分,也就不能與時間之道化而為一,也就感覺不到最好的境界。
莊子不以鯤鵬的飛翔為“至遊至樂”,就是因為他能從時間的意義上充分理解到萬物平等的客觀事實。所以,“齊物論”是莊子的思想核心,也是他始終堅持的唯一主導思想。請看《齊物論》中的審美思想:
大知閑閑,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複通為一。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大知”就是“大智”,“大言”就是“至論”。從文句來看,說明莊子讚美“大知”與“大言”,而不欣賞“小知”和“小言”。但是,何為“大”呢?這是理解該文句的關鍵所在。結合莊子的思想,可以發現所謂的“大”就是“無”,如“閑閑”就是旁若無事的情狀,“炎炎”就是視若無物的火焰。可見,“大知”就是“無知之知”,“大言”就是“無言之言”;“無知”自然就“無言”。為什麼說莊子是反對智慧和言論呢?這是根植於他對“道”與“言”的理解——“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就是說,道之所以隱蔽而有真偽,長往而不存留,是因為道乃隱蔽於細小的成功;而言之所以隱蔽而有是非,存留而不可,是因為言乃隱蔽於華美的辯辭。可見,道之隱是因無成功之心,而言之隱是因有名利之心;道是因不存而難辨真偽,而言是因存留而分別是非。所以,“道”與“言”居心不同,如果以“言”論“道”,就會造成以偽亂真、顛倒是非,儒家與墨家因是非爭辯而傷害親情就是典型的例證。做人如果都是這樣爭論是非,那還不如自知自明而不與人爭辯。事實上,有什麼好爭辯的呢?隨著時間的變化,是與非也跟著轉化,是與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所以真正聰明的人是不由是非所左右的,而是以自然時間作為辨別是非的明鏡。在時間這麵明鏡前,是就是非,非就是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有是有非的,都是一樣平等的,不存在任何是與非的分別。正因為在自然時間中,是非是不分的,是沒有相對性的事物,都是絕對不分彼此的,所以明於此也就明白了“道”的真諦。那麼,隻要懂得以無分別是非之心來應對無窮無盡的時間變化,也就能緊緊抓住“道樞”而真正地逍遙遊。由此可見,莊子反對“榮華”之“言”,就在於“道”不可“言”,因為“言”容易讓人陷入沒有意義的是非爭辯,讓人以主觀意誌來審視事物的分別,而遠離沒有任何分別的“道”。如此而言,可以進一步推知莊子的審美觀就是主張人必須棄除審判美醜的想法,才能臻入最高的審美境界。因為,凡有分別美醜之心,就有是非之分,也就不能與時間之道化而為一,也就感覺不到最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