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佑三年(950)11月29日,李太後臨朝。郭威的拍檔王峻被任命為樞密使。一同起兵的王殷、郭崇威、曹英3人分別被任命為中央禁軍侍衛司的老大、老二、老三。大家在京城裏等著新皇帝劉贇來開工上班。突然一天賜良機從天而降,再次砸到了郭威麵前:時隔一年,契丹人又來侵犯邊境!這一事件很容易讓人與9年後陳橋兵變前的軍情急報聯係起來,但這是有區別的。郭威的這次急報是真的。不但五代史裏有記載,《遼史·世宗紀》也有記載“天祿四年十月,自將南伐。攻下安平,內丘,束鹿等城”而陳橋兵變前的急報很可能是假的,是郭威好學生趙匡胤向老師的致敬之作(本書陳橋兵變篇將有更詳盡分析)。
來算一筆賬:11月15日,郭威率大軍來清君側,16日到澶州,17日到滑州。20日到達開封北郊。隻不過短短5天時間就殺到京城。而現在呢?12月1日,郭威大軍出京,15日才到滑州,16日到澶州。如此走法,哪天能走到邊境,什麼時候能去反擊契丹入侵?郭威是在幹嘛?他正是在磨這批眼裏隻有錢的士兵!
士兵們開始不安起來。開始在城裏,隻顧著搶錢,沒想著擁立郭威稱帝。自認為郭老大順理成章能做皇帝,自己是奉旨搶錢,無罪有功。可這會,一個叫劉贇的人正緊趕慢趕著往開封去。即便像自己這樣的龜速,總有一天也會爬到開封的。到時秋後算帳,自己腦袋隻怕要保不住。這不?15日,與馮道一起西來的未來皇帝劉贇已經派人來滑州稿軍了。王殷看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郭威,悄聲道:外麵傳言,劉氏複立,全軍將無種。郭威嗯了聲,仍舊喝酒吃肉。吃飽喝足,下令:全軍開拔,往澶州而去。
在澶州休息三天,12月19日,郭威下令渡河,繼續前進。
行軍的中午,郭威突然將侍衛司(即中央禁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侍衛司老大的官銜)王殷叫了上來:小王啊,你看沒看到前麵那個東西啊?王殷瞪大了眼:沒啊。沒看到。郭威又問:你仔細看,在我馬前像有什麼東西。王殷再看,再問:什麼東西?郭威看了小王一眼,再說:像是一團氣盤旋在我馬頭不散啊。王殷明白了:確實啊。我看到了。郭威再問:是什麼顏色呢?聰明的王殷馬上回答:紫色。
郭威微笑不語,策馬繼續向前。王殷也笑了。
第二日。一無名驛站,也許可叫郭橋吧。外麵數千士兵在大聲鼓噪,郭威聽到了,可他不動,還下令把門關上。充分表明了自己的三不態度,即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士兵們將當日搶錢時的本事全用上了,他們登牆越屋而入。郭威故作吃驚:你們幹什麼?還知道皇法嗎?眾人嘻笑:自然是請將軍來立皇法。說罷一擁上前。一人從後麵衝將上來,撕開一麵黃旗,迅速裹到郭威身上。眾將士伏地齊呼萬歲。郭威無可奈何,歎氣道:你們這是陷我於不義啊。罷了!為了你們這些人的性命,我隻好舍了自己了。
這一幕,24歲的趙匡胤全都看在了眼裏。也許他是那個翻牆的人,也許是那個關門的人,又或許是那個撕黃旗的人……
郭威回京了。12月25日又回到了汴梁城外七裏店。20日兵變,短短5天,郭威又從澶州回到汴梁了。而當日從汴梁到澶州,郭威整整用了15天,加上休息的3天,共19天……
什麼?你問我契丹軍隊呢?見他的鬼去吧!我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攘外必先安內。而且你能想象剛搶劫了本國都城的士兵們會對邊疆百姓的苦難感同身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