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汴梁城裏已亂成一團,郭威又殺回來了。且這回不是清君側,是自己要做皇帝了。李太後費盡心思,機關算盡,還以為能躲過這一難,然而該來的還是來了。怎麼辦?招百官來商議。可人也找不到了。百官們紛紛出去迎接新君。他們這回已不用做選擇題了,隻需交一命題作文就能交差。題目是勸進。這不難。很多人都有腹稿,將其中主角名字一改就可抄出交上。
春風得意的劉贇隨著馮道一路西來,現在到了宋州。又有人來接他了。是侍衛司馬軍都指揮使(侍衛司老二的官銜)郭崇威和七百騎兵“澶州兵變,郭公派我來保護陛下。請放心,沒惡意”然而劉贇叫郭崇威入城,他竟不敢進來。直到馮道出城來請,郭才與馮一起登城。郭崇威怯怯縮縮的異狀已被人察覺,擺明了劉贇再往汴梁去,隻能是送羊入虎口。劉贇秘書董裔給他判斷了形勢:必有異謀;指明了前進的危險:陛下深入不止,禍其至哉;更提供了應變之策:奪兵(命張令超夜以兵劫崇威)搶錢(明日掠睢陽金帛)招兵(募士卒)撤退(北走太原)
隻可惜被皇位巨大誘惑蒙蔽了眼的劉贇還在幻想:剛才郭崇威直呼郭威姓名,可見郭威並沒真正當上皇帝啊。當夜,張令超的士兵已全被郭崇威接管,而來接他的馮道要一個人先回京了。在這皇朝更替的時刻,有太多禮儀需馮道這樣的老人來主持。而這時的劉贇仍不死心,把最後希望寄托在馮道身上“寡人此來,所恃者以公三十年舊相。故不疑”還未進入汴梁皇宮,他已自稱寡人了。可這寡人隻知道馮道三十年為相的輝煌曆史,卻不明白馮道是靠圓滑與世故才當了三十年大官而不倒的。
最後劉贇拒絕了手下殺死馮道的暗示。馮道走了。孤家寡人的劉贇被郭崇威請到一小小黑屋給幽禁了起來。26日,李太後正式下詔,劉贇被降為湘陰公。他的皇帝隻做了個半途。隻是從徐州到宋州的這一程路,跑完了他的整個人生。
事實上,劉贇還不是最慘的一個,因四大候選人之一的劉信已上吊自殺了。
郭威澶州兵變時,他最親密的搭檔王峻正留守汴梁城。兄弟倆真是心意相通。在得知兵變消息後,他馬上派出兩路兵馬,一路就是前去“護衛”劉贇的郭崇威,另一路是前往許州(劉信駐地)巡檢的馬鐸。本來劉信聽聞郭威勤王入京,他是驚慌了一陣。可沒二天,聽說郭威退了,皇位到了侄子劉贇手上。暗自慶幸的劉信忙令兒子赴徐州奉迎新帝。可情況又急轉直下,澶州兵變了,郭威稱帝了,馬鐸來巡檢了。有啥可檢的?不就是要我命嘛?輾轉難眠的劉信一下想不開,自殺了。
在後周建立前的12月29日夜,有一件事也必須交代一下。當夜,侍衛司步軍營內的將校有人乘酒醉揚言:當初郭威是由侍衛司馬軍扶立,現步軍也打算扶立一個新帝,大家pk一下。郭威當夜就斬了這不知輕重的侍衛司步軍頭領。然而回頭想想到自己為止,已曆數五代之中,由軍士隨意廢立皇帝的事件層出不窮。於是欲防患未然的郭威將中央禁軍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改革,將其一分為二:一部仍為原來的侍衛司(老大官銜稱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另新增一部稱殿前司(老大官銜稱殿前都點檢),通過兩司互相牽製製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機關算盡的郭威怎麼也沒料到:正是自己一手設立的殿前司與都點檢這個官職,將成為他的繼任者柴榮與他後周王朝的夢魘。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為帝,改國號周,改元廣順,將李太後遷居西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