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順沒進成都前,他就開始琢磨著怎麼守城了。先是訓練原有的城防部隊,覺得不夠。又臨時招募了4千多人。沒錢發餉?不要緊。動用附近州縣庫藏。沒武器?更簡單。廟裏的銅鍾給我化了,鑄成箭頭。再砍了大批木料,準備大批繩索,徹底備戰。且向朝廷申請救兵。
救兵還沒到,但他和上官正一樣的好命。同樣從成都敗退下來的盧斌帶著10州之兵路過他這裏:盧斌,你哪也別去了。我委任你為梓州監護之職,就在這兒給我看家!另外,張雍還在城外新挖了條護城河…這樣的城,李順派來的20萬饑民能迅速攻破嗎?結果80多天過去了,梓州城巍然不動…
3月5日,高麗投降大契丹,始行大契丹正朔,用統和年號。
西南、西北2戰區同時開戰,但動作最快的人卻不是李繼隆或王繼恩,而是大宋定難軍節度使兼職大契丹西平王的雙料高官李繼捧。
李繼隆剛出國境,趙保忠的人就進了開封,對大宋皇帝說:我的保吉弟弟己非常乖了,尤其是非常聽我這大哥的話,完全是大宋的忠實臣子…您給他次機會吧。為擔保,也為預先感謝您的仁慈,我特意貢獻50匹黨項戰馬。您笑納,您開恩…趙光義回答是大舅子,給我再加快點速度殺過去!
李繼隆速度更快,李繼捧反應更更快。他派出親信手下去找李繼遷。把宋朝所有行動都告訴了這位“好兄弟”
生存是需要智慧的,他此前做得非常好。小遷遷、大宋、大契丹,哪個他都惹不起。可他腦子靈光一閃,我為什麼就定要惹他們呢?和他們全都做朋友,難道就不好嗎?於是他有了大宋的官職、大契丹的頭銜,和小遷遷也重歸於好。但好日子就是這麼的短。大宋發兵了。他以前有多好,現在就有多糟。最起碼他得保證李繼遷的安全,因小遷遷一旦落網,他第一個就會被供出來。
但他萬萬沒料到,就在宋朝大軍還離他挺遠的一天夜裏,他的營盤突然被人襲擊,對方非常熟悉自己的一切。慌亂中,李繼捧一個人逃回了夏州城,所有財產全被敵人一搶而光。
在夏州城頭,他才看清楚,外麵的敵人竟是…他的好弟弟李繼遷。李繼遷敏銳而現實,對自己前途不報半點幻想。暴風雨就要到了,為什麼不給自己多加件衣衫呢?
當天夜裏,李繼捧在夏州城頭眼睜睜看著李繼遷帶走了他所有家當。轉過身來,卻發現城裏的也都變成了敵人。他被部將趙光嗣關進了間小黑屋…
直到3月25日,李繼隆大軍進入夏州城。侯延廣等部將勸李繼隆殺之,可李繼隆隻問了一句話“你叫什麼”
那一天,李繼捧顫抖著說出了3個字“趙保忠”很好。他的生命被延長,李繼隆將他打入檻車,押送開封,交皇帝處置。
接下來事情就是李繼遷和銀州城。李繼隆驅動大軍殺了過去。但還沒到,他就勝利了。李繼遷逃了,銀州城投降。
最壞的事情發生了,李繼隆心情瞬間惡劣到極點。他沒料到這李繼遷竟這樣聰明且敢於決斷,把偌大的銀州說扔就扔了。這樣還不如大戰一場,弄個兩敗俱傷。那樣的話,大宋援軍會源源不斷來助戰,而李繼遷的黨項人會死一個少一個,直至最後死光。但很明顯,李繼遷也看透了這一點,連象樣的抵抗都沒,就徹底選擇了逃亡。從此茫茫塞外,要怎樣去抓他?
4月3日,趙光義任命趙光嗣為夏州團練使,高文岯為綏州團練使。並宣布趙保吉名字作廢,那個人根本不配做大宋的臣子,還是叫他李繼遷吧!
但緊跟著皇帝和首相的下一條命令就過分強悍新穎了,讓李繼捧將軍都驚出一身冷汗。雖詔書上說這樣做可讓西夏問題一勞永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