撻凜之死篇(2 / 3)

可痛哭過後,蕭燕燕才真正變成了曆史中的蕭太後!她嚴密封鎖己方主帥陣亡消息。同時命王繼忠再給大宋皇帝寫信!問趙恒你的使者為什麼還不從大名府裏出來?要實在怕死,就換個人好了!同時也積極響應大宋方的誠意,居然想到了要張皓(送王繼忠第一封信時被抓的小兵)去大名府接曹利用,證明遼國人沒惡意…

24日,親征第5天。因天寒,左右給皇帝準備了貂裘絮帽,但趙恒拒絕了“大家暴露寒苦,朕怎可獨用”傍晚來到衛南縣,派潘慎修先去澶州。同時趙恒命王欽若放曹利用出城。出城後的曹沒想到現在是要向南方返回了,去澶州見遼國君主。

11月26日,親征第7天。大宋皇帝和親征大軍終於來到了澶州的南城。當天不僅宋軍被刺激到了,城外的遼軍也應被刺激到了吧?但奇怪的是,隊伍就在黃河南岸停滯不動了…消息傳出,有人覺得簡直死裏逃生,如副樞密使馮拯。有人卻兩眼發黑,末日到了!如不過河,還不如不來!這是寇準和高瓊。

原因是前線主帥李繼隆的意思。李繼隆報完捷後說:北城實在太小,皇帝過去了,連禁衛軍都住不下。拿什麼保證陛下安全?言外之意,皇帝過河完全是添亂,沒實際意義。

但李繼隆錯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的獨立戰鬥精神,宋兵也需要心靈的支撐,尤其是麵對遼國的皇帝、太後時。你不能以純粹的精神力量去感召你的士兵們勇敢到底…

正要將南城升格為行宮,就地休息時,寇準、高瓊2人來見趙恒。寇準“陛下不過河,我們軍隊就不會有士氣。現在王超的定州大陣已斷遼軍後路,李繼隆在前線打了勝仗。且各地勤王大軍也在趕來。陛下不要再猶豫了”

高瓊這大老粗則說“陛下,您要不到北城去,老百姓就像死了爹媽一樣(百姓如喪考妣)”這話太出格了。副樞密使馮拯立即抓住話柄。罵高瓊君前失禮,罪該萬死。高瓊第一時間就以319年宋史中武將對文官幾乎僅此一例的粗野反擊道“馮大人以文章升任兩府長官。現在敵人就在眼前,你說我君前無禮,你何不賦詩一首嚇退遼軍呢”說完再不和頂頭上司、樞密院大佬羅嗦,直接命士兵把皇帝禦輦抬起來,馬上過浮橋進北城!結果走到黃河邊,禦輦還是停了。史書沒寫是誰命禦輦停下的。隻是說高瓊舉起鞭子狠抽抬輦士兵後背“還不快走!現在都到這兒了,還猶豫什麼”結果皇帝在輦上發話說走吧。就這樣,大宋真宗皇帝才終於踏上了橋。過了黃河,抵達澶州北城!

當天大宋皇帝的黃龍旗,至高無上的高高飄揚在澶州北城的門樓上…全軍歡呼!聲震四野…

27日,皇帝來到澶州的第二天。曹利用由張皓帶領。走進了遼軍軍營。宋人有史以來第一次親眼目睹了契丹皇家的真容…

當時場麵是這樣的:中軍大帳裏最顯眼位置是輛大車,車上坐著2個人:蕭燕燕女士和韓德讓先生。大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反而和臣子們紮堆坐在下首,且舉止讓曹大使覺得都是群很沒禮貌的家夥。

曹利用待遇和契丹皇帝一樣,坐在車下麵。北方人實在,先給他來了頓吃的。沒桌子,就放在車轅的橫木上。他們邊吃邊聊,就像商量這輛契丹牌大馬車到底值多少錢一樣,討論了一下要讓宋遼之間不再繼續死掐。得互相讓什麼樣的步,開什麼樣的價。

但談不攏。這第一回合史書未記載蕭太後怎樣漫天要的價。曹利用又是如何就地還的錢。最後遼方選出了自己的和談大使韓杞,讓他跟著曹利用去見一下大宋皇帝,探探漢人兄弟的真正意思。

到了大宋地界,接待工作變得正規專業,且人員分派也極有講究。先由一個人到郊外迎接——澶州知州何承矩。這是位老邊疆了,契丹人和他互相知根知底。誠信第一才好做買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