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普是國王,神聖不可侵犯,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樣的理念似一直都是漢族人所自豪且深信領先於任何民族的。就連提倡這種觀念的孔夫子等也一體被封為聖人。但事實上呢?就連儒家們自己都承認:早在周威烈王23年(bc403)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三家分晉時,君主不可侵犯的禁條就被徹底打破了,且不受任何處罰。三家分晉,周王承認了既成事實,封他們3人為諸侯。於是禮崩樂壞,天下大亂,戰國從此開始。後來司馬大師的畢生力作《資治通鑒》也從這一年開始記事,提醒君王們要怎樣治人而不被人治。
但吐蕃就不是這樣。這時未來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黃教還沒出世,但雪域高原的嚴酷環境下早就產生了領袖神靈化的概念。他們不像漢民族這樣每時每刻都把忠君愛國掛在嘴上(感覺像不像之所以要總強調,正是因總忘記?)而是把這事當成了吃飯喝水,再正常不過了。
於是唃廝囉隻要有所謂的讚普血緣,就可被河湟吐蕃立為國王。隻要逃出生天,一句輕飄飄的話就把溫逋奇打入地獄。同樣道理,溫逋奇也著實地必須造反了,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等。因唃廝囉在長大。再大一些,就必須承認他的合法權力了。
再問一下:既吐蕃讚普這樣了不起,為什麼之前唃廝囉還要小心做人,低三下四呢?也很簡單:首先他不是生來的讚普,血緣上多少有些問題。其次讚普之所以神聖,是因他的神明。溫逋奇在此次政變前沒半點的不恭敬,你憑什麼殺其人、滅其族、來個血洗邈川?
1032年3月,唃廝羅平定溫逋奇政變後,又把王城從邈川遷至青唐城。吐蕃也終於在百年後再次產生了位名副其實的讚普。
請問:如今的大宋帝國的老大到底是誰?你以為劉娥死了,趙禎就成了自然的接班人?開玩笑!後宮的太後數不清。劉、李之後還有楊!
趙禎真正的養母楊妃、現在的楊太後。曆史證明她永遠都是劉娥的好姐妹。當初跟在劉娥屁股後麵在後宮一路攀升。現在劉娥死了,偉大的母愛都要由她延續。劉娥遺詔:楊太後繼續垂簾聽政,保護“她們的兒子”趙禎。
結果就在趙禎第一次親政的朝會開場上,好戲上演。一閣門使突然攔住了官員隊伍:請大家稍微拐個彎,別忘了規矩,先去朝見太後。
場麵凝固,暗自咬牙,沒人敢出頭說話。一來這是近10年來都以皇命方式發出的太後遺詔。二來,皇帝本人也並沒明確反對。但危險係數卻是超級的。一旦這次去朝拜,馬上就會變成定式。宋朝立即就會進入另一個太後執政的時段。
太後複太後,太後何其多。大宋盡太後,皇帝成蹉跎!
危急中,突然有位官員擠出了人群,向這閣門使斷喝一聲“誰命汝來”隻有4個字,然後一切結束,該閣門使立即消失。
這位官員乃當時禦史台長官禦史中丞蔡齊。這部門就是全體官員的克星。連同宰相在內,都是它監管對象,何況是個小小的閣門使?另外。蔡齊一向與劉娥作對。當年動動筆寫一篇大廟的開光詞,就能得到參知政事副宰相的頭銜,可他就是不幹,寧肯被貶出京。到河南反省。這樣的人突然發飆,想想被打擊的人是什麼滋味?何況還有第三,就是那4個字的威力“誰命汝來”你敢回答嗎?那涉及到後宮裏的當權者。楊太後本身可剔除在外,她多年來什麼都不管。但那些劉太後的內侍們。如再有一位太後做主,是不是又能雞犬升天?
楊太後的垂簾之夢就此破碎。4月1日,有關楊太後垂簾聽政的語句在劉太後的遺詔中被刪去。24歲的趙禎終於‘長大成人’開始親政。
那麼現在就是該讓皇帝知道某個真相的時候了。但誰都不敢搶先,一重量級人物登場——趙光義第八子、趙禎的八皇叔趙元儼。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八賢王原型之一…
隻見劉娥的喪禮上,小皇帝悲痛欲絕。趙元儼卻悠悠然無動於衷:皇帝,你的媽不是你親媽,你親媽這麼多年都沒法當你的媽。現在你在哭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媽…
趙禎腦子急劇缺氧。八叔你慢點說,我頭暈。於是趙元儼將從前的故事一一道來。中心論題是這一句話“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