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的心靈慢慢退進一冰冷遙遠的地方。一殘酷的事實毫無預兆的降臨。母親原來另有其人,這麼多年來她隻能默默看著我,卻無法相認!且還“死於非命”再聯係起劉娥與李氏的年齡之差20歲,卻相隔1年雙雙死去,能得到怎樣的答案?
劉娥在臨死前,害死了唯一能威脅到她的人!我的親媽是被人害死的!
趙禎忍無可忍,他立即要要看到自己的親媽,就算死後也要見到她的遺體,看她受過怎樣的苦楚!
馬上去查,生母安葬在哪裏?答案馬上出現:洪福寺。趙禎一愣,竟是很正規的地方…他立即就要趕去,卻被攔住。
八皇叔說你還有個親舅舅在,何不讓他先去?
趙禎悲喜交集。親舅舅,他在哪?回答是就在京城,是宮裏的三班奉職。趙禎再次一愣:太後是不知道還是發神經,竟留著他在眼皮底下?但顧不得了,派舅舅李用和先去打前站,隨後自己就啟程。同時派兵包圍劉娥前夫兼哥哥劉美的住宅,隻要發現生母李氏屍體有被傷害的跡象,立即抄家拿問!
棺槨終於打開。隻見李娘娘麵色如生,平靜地躺在水銀之中。穿著皇太後的服色,沒半點受苦傷殘的痕跡“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八皇叔的話回響耳邊。前半句沒錯,但後半句卻無從談起。
宋‘仁’宗的底蘊在這裏顯現。在自己手握生殺大權時也絕不用別人的鮮血來證明自己孝心。當天,趙禎平靜地放下了棺槨,微微歎息“人言豈可盡信”隨即命包圍劉宅的軍隊撤走。從此隻有哀傷,沒有憤怒。
這是無奈的。世上沒人能逃脫時代的限製。趙禎也是這樣。他的悲憤隻在於生母“死於非命”一旦證明了不是,滿天的烏雲就都散開了。因劉娥並沒做錯什麼。
搶了李氏的兒子又如何?李氏當年不過就是劉娥的侍女。她的一切,從身體到靈魂,都是屬於劉娥的。何況劉娥這麼多年都沒加害她,就連她弟弟李用和,都被劉娥細心的找到,一步一步,從低到高做到了三班奉職。己很仁至義盡了。
所以奪子之恨,還有趙禎被剝奪的天倫母愛,都隻屬於遺憾。談不到仇恨。就算趙禎有萬般苦惱,他都沒權力公開報複。
說到底,他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就是以儒家倫理為依據的,讓他怎麼能拋開這些倫理?可不能恨,並不等於不去恨。趙禎還是做了一些事,給生母出氣,讓自己心安。
4月7日,追尊李氏為皇太後。9日將李太後遷葬永定陵父皇趙恒的身旁。
趙禎選了晏殊來為大宋的雙太後來寫神道碑銘。相當於官方的喪事報告及該太後的生平總結…當年的晏神童開始撓頭。兩位太後啊,真的要並列?可主次之間誰高誰低?無論從哪方麵講,劉娥定在前麵。
於是晏殊寫道“五嶽崢嶸,昆山出玉。四溟浩渺。麗水生金”這都沒錯吧?完全是讚揚。前2句是說以中原大地五嶽之強,才生出了兩塊“玉”即兩位太後。後2句是說水真是好水。以五行而論,才生得出世間的真“金”就是皇上您哪!用詞端麗,比喻巧妙。士大夫一致稱讚。趙禎也不好說什麼。因截止到這,兩位太後還在平衡狀態下。緊接著趙禎就突然間火大了。隻見碑銘上寫道“李氏生一女,早卒。無子”他媽的!無子?那本皇帝是誰啊?趙禎怒不可遏。到了現在,天下人還是要把我當成瞎子、廢物嗎?還要讓我承認是劉娥的兒子?把我生母置於無子之地!
但他叫趙禎,不叫趙曙、更不叫朱厚熜。於是怒火隻是怒火,沒變成鋼刀…隻不過這件事還是在他心底再次投下了片陰影…多年後,晏殊因此倒台…
經n番較量,趙禎和群臣終於互相妥協,達成如下條款:1無論劉太後還是李太後,都暫時沒法去和老爸趙恒相會了。唯一能在太廟裏陪伴老爸的是老爸的第一位皇後郭太後;2太廟外另建一處大殿“奉慈廟”劉氏、李氏在裏麵不分彼此,當年的主奴關係被抹平。一個是莊獻明肅劉太後(舊製:後諡2字。後諡4字自劉娥始)一個是莊懿李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