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初戰篇(2 / 2)

戰鬥打響!西夏人,尤其這些叛逃過去的熟戶,他們多年來早就摸清了宋軍虛實,貪圖享樂、懦弱驕橫!所以他們爭先恐後衝了上去,認定自己隻要呲出獠牙,就能嚇倒宋軍。

宋軍之中,一個人默默解開發髻。讓自己的長發飄散在塞外凜冽寒風之中,亂發披麵,隻在偶然間才能看到他的臉。竟閃耀著青銅的光澤,一張猙獰狂野的鬼麵突然出現在西夏人眼前!

當天的戰鬥是黨項人的噩夢!在鄜延路衿轄盧守勤的率領下,保安軍蜂擁而出,為首一人身材高大,亂發披散,戴著張青銅麵具,衝進西夏軍中,所向披靡!

沒有挑戰。沒有埋伏,沒任何黨項人心目中宋軍傳統的作戰方式,隻有劇烈凶猛的、不顧一切的衝擊!五頭項四十溜人馬被衝散,直接倒卷回李元昊的中軍,西夏軍一跑狂逃,直接逃出了保安軍,才停下來發抖。問一下:剛才那人…那真的是個人嗎?

在他們身後,那個宋將終於搞下了那張青銅麵具,露出一張年輕英俊的臉。可惜上麵有刺字——他是個犯罪的配軍。

大宋名將狄青32歲的初陣,就讓對手黨項人聞風喪膽!他出身貧寒,17歲時哥哥與人鬥毆,他代兄受過。被刺配從軍,用當時話說,是“賤中之賤”的賊配軍。按慣例,他被選進京城。編入禁軍。宋史稱“青少有壯誌”可一有操守,甚至有理想,不懦弱。勤練武的軍人,無論北宋還是南宋,都不受歡迎。李元昊造反,他成了第一批被派往邊疆的禁軍,且把他分配到了重中之重的前沿陣地。不知這是重用還是懲罰?但一鐵血傳奇就這樣開始…狄青在國家噩運中奮起,以血戰捍衛自己家國,成為西北戰場上宋軍的軍中之膽!

初戰失利,李元昊打馬轉向,選擇了承平砦去碰碰運氣。這一次,李元昊把沒死光的頭項們都撤了下來,直接派上三萬黨項本部人馬!這數字在李繼遷時代從沒出現過,4年前攻擊吐蕃名城貓牛城時才有這樣的規模。但那是城,這是“砦”砦即寨,是防衛時用的柵欄,引申為營壘,那麼它的規模和強度也就可想而知。以三萬騎兵攻擊,人多勢眾的西夏軍直撲砦門!但萬萬沒想到的是砦門突然間開了,裏麵宋軍像保安軍一樣的衝了出來,麵對經過平回鶻、戰吐蕃、掃平整個河西走廊的黨項精兵,宋軍選擇的是出城野戰,近距離肉搏!

惡戰暴發,承平砦外血肉橫飛,曆史沒記錄這三萬黨項騎兵是不是一次性投入戰場,但宋軍衝出砦門的僅僅是千餘人,但敢於決戰決勝,黨項人被迅速擊潰。當天敵軍敗走,宋軍卻沒入砦,就在砦門外列陣,他們很清楚,剛才隻是遭遇戰,敵方措手不及罷了。這時入砦,敵人卷土重來,形勢一樣的惡劣…既要戰,就要戰個明白!

果然不一會,西夏軍就再次集結,這次緩步壓來,再沒開始時的囂張狂妄。形勢在最初的惡戰後更明顯,黨項人清楚看到砦門外宋軍的人數、承平砦的防衛強度…隻要認真持重些,勝利仍牢牢抓在黨項人手中!

但問題是宋軍不是這樣想。兩軍列陣,宋軍沉默待戰,黨項人卻一陣紛亂,不一會陣勢分開,有位盔甲鮮明的異族勇士站了出來,隻見他運氣、扶鞍、張嘴…宋軍屏息凝神,結果卻聽到一大堆汙言穢語!

這就是西夏勇士,這就是黨項人對敵人的尊重。宋軍的回敬是全體繼續沉默,他們的將軍突然間張弓搭箭,一箭射中那個黨項牌的大嘴巴。之後全軍移動,向西夏人施壓,準備第二次衝鋒!

但沒有衝鋒了,龐大的西夏軍隊竟在一陣騷動後選擇了第二次撤退。當天戰鬥結束,宋軍沒法把西夏人真正趕走,但圍砦攻擊的局麵也沒能形成,李元昊的戰前預算再一次落空。事後偵察,他才發現自己運氣真的是好上加好:承平砦真的不太大,可裏麵守將竟是儀州刺史、鄜延路鈐轄許懷德!承平砦不是他的守地,他是剛巧巡哨路過這兒,李元昊鴻運當頭,正撞中鐵板!

之後,承平砦成了隻刺蝟,李元昊三萬大軍圍著它、啃著它,可日子一天天過去,圍砦之戰己第6天,突入宋境己小半個月,李元昊突然下令:馬上走,立即撤回到橫山以北!

他老巢己出事了,宋軍不止是在保安軍、承平砦頑抗,他們己有大批人馬殺進了黨項境內,成績非常好,西夏前沿軍寨——後橋寨被攻破,從守軍到物資被宋軍洗劫一空!

那是環慶路鈐轄高繼隆、慶州知州張崇俊、柔遠寨主武英等人率領,幾路聯合,在鄜延路受攻時反攻進黨項境內。用意非常明顯,李元昊小兒,為何你攻我們就要守?你我同時攻進敵方境內,且看誰殺傷力更大!

宋軍大獲全勝,第一次接戰,無論攻還是守,宋朝軍隊都占據絕對上風!一時間朝野振奮,從皇帝到士民都彈冠相慶,兩眼爍爍放光——犯我強宋,雖遠必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