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前奏篇(2 / 3)

軍種分鐵鷂子、擒生軍、衛戎軍、潑喜軍、撞令郎等5種。

鐵鷂子又稱“鐵林”是西夏騎兵中最精銳部隊,配備最精良戰馬、最精選盔甲和最優秀戰士,隻有3000人,分成了10隊,每300人是一戰鬥團體,在紛亂糾纏的戰局中用他們決戰決勝。

擒生軍是李元昊獨創,專用來在戰爭中掠奪敵方百姓,有些像是契丹人的打草穀。隻是西夏人更窮,對錢、物的渴望讓他們出手更狠。這支部隊居然達到了10萬人。

衛戎軍是西夏京城的禁衛軍,共5000人,都是西夏貴族子弟但任。戰鬥力怎樣不好估算,李元昊用他們來守大門,還是當人質,要脅貴族們就範也不得而知。

潑喜軍,這是炮兵,炮彈就是石頭,大小不一。大的用來攻城。小的?迎麵而來的敵人要小心,拳頭大小的石頭一筐筐砸過來,出什麼事都屬正常。

至於撞令郎,這是李元昊從漢人中特意挑選出的精壯男子,沒什麼武器給他們,打仗時就驅趕他們衝在最前麵。會發生什麼,足以想象了吧。如想把刀砍在黨項人身上,就得先把這些本族兄弟殺光!

閏12月,李元昊派賀九言給大宋送來了一封信和一隻錦匣。錦匣被稱為神明匣,裏邊裝的是曆年來宋朝賞賜李元昊的敕告、敕榜、旌節,即他作為宋朝官員的信物。用意非常明顯:你不讓我當你們宋朝的官了,我也直接把你給的印信退回。

那封信更著名,即真正激怒宋仁宗,挑起宋夏戰爭的“謾書”一封來自西夏的侮辱性的信——南朝皇帝陛下:我派到您那兒的使者還沒回來,您的兵就殺進了我國內,規模很大,在鄜延、環慶、涇原、秦隴四路地界共分9路入侵。但很可惜。都被我打敗了,您的旗鼓符印、刀槍矛戟我搶了不少,您的士兵也被我殺了不少。我感覺蠻榮耀。但我相信這都不是您本人的意思,都是您的大臣們私下裏的決定,他們妄圖挑起爭端,好從中漁利,真的很丟臉。希望您認清一事實,我是番您是漢,國土所在都不一樣,何來君臣之說?您為什麼要這樣嫉妒我?我李元昊是被部眾推舉。追隨祖先拓拔思恭的腳步,做正當的皇帝,有什麼不可的?且我再重申一下,我己展開了正常的邦交,您的平等友邦遼國都是我親戚,我們處得很好,展望未來,我們一樣也會這樣的。希望陛下能仔細看下我說得很不到位的這些話,從中感覺到我深深地誠意。能回複我以和平友好的禮儀,感覺到您折節下交的恩賜…

多麼謙虛平和,大宋上下看得差點吐血。如上一次是國書照會的話,這一次就是徹頭徹尾的調戲。李元昊根本沒把宋仁宗這天朝上國皇帝放在眼裏。為達到這目的。都不惜捏造事實,什麼9路大軍殺進西夏?前有宋太宗、後有宋神宗,哪位陛下也沒那麼大手筆!

回望曆史,李元昊這次真的觸摸到了宋朝。乃至曆代漢人皇帝尊嚴的底線,中原皇帝,你可以去搶他子民。帶走他的銀子,甚至讓他割地求和,但就是一點,你不能讓他沒麵子!別說李元昊,就算以前的草原巨無霸匈奴單於,在把劉邦打倒、寫信邀請呂太後到氈帳共進晚餐,都被漢史記錄在案,幾十年後被漢武帝劉徹報複!

誰說漢帝不勇武,隻緣未到傷心處…

回到西夏國內,李元昊又換上了另一張臉。他誠惶誠恐仰望著上蒼:上帝啊,您真的顯靈了,感謝您給了我這樣明確必勝的信號…

黨項人再次榮幸,這次不是睡到半夜挨隕石砸了,而是青天白日看到了神跡。隻見天上太陽慢慢在西邊缺了一角,停頓了相當長時間,才慢慢恢複了原樣。這在今天毫不出奇,不過就是日偏食嘛!但李元昊仰天高呼——“日西先有一珥”我國在西,此乃我軍之勝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