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火打劫篇(1 / 3)

李元昊暴跳如雷,把那個宋朝的奸細抓來!你不是說麟州城裏沒水嗎?不是都快渴死了嗎?可他們居然能拿水和稀泥玩!你們這些騙子,宋朝沒一個是好人!得出這結論後,李元昊灰心失望,再沒心情玩下去。當天在麟州城下把那奸細砍頭後,就起兵回國了。

河東路之戰結束,李元昊虎頭蛇尾,開戰兩個多月,以慘敗收場,隻能灰溜溜滾回老家,等著下一次機會…

小結一下,宋史由於種種原因,是我們民族總想忘卻的一段痛史。太多的失敗、太多的屈辱,都成了反麵教材,如不強盛、如不強硬,我們就會像宋朝那樣亡國,甚至滅種!

隻是我不明白的是:所謂的大遼戰神耶律休哥,為什麼就隻提他在高梁河、歧溝關的這兩場大戰呢?不錯!這兩場大戰對宋遼之間的國運起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對於休哥本人的戰場經曆來說,尹繼倫的徐河之戰是不是更為重要呢?因那是戰神的戰爭絕唱!再說所謂的宋夏三大戰,為什麼會選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呢?不是說這三場大戰規模不大、影響不深,隻是保安軍、白豹城、以及現在的河東路之戰,為什麼就不能入選呢?

何況就連這宋夏三大戰的描述是不是都走樣了呢?如不仔細翻閱《宋史》,隻看近現代各位史學大師們的著作,幾乎都在一片聲歌頌著李元昊用兵如神,西夏人勇武善戰。而宋軍低劣、懦弱、幼稚,甚至是弱智…郭遵、劉平、王珪、任福、葛懷敏等人的忠貞苦鬥,根本就看不到!這是怎麼回事?

連蒙古人修宋史時都沒抹殺的功績,為什麼會被自己民族所忘記?一直在強調我們該強盛,該有狼性,可卻把自己英雄貶得一無是處!更不用說張亢、張岊、王吉等河東路上的英雄。基本上他們都被忽略了,一直都被掖在曆史衣襟裏。仿佛讓他們見點光,是多麼的不相宜!

很想替千年前那些戰死沙場、保家為國的先烈們問一句:這是為什麼呢?

10月15日,遼興宗次子和魯斡出生。

18日,夏竦、陳執中兩人被剝奪陝西一切軍政大權,分別被貶為永興軍路的河中府知府、陝州知州。朝廷正式將陝西分為四路:秦州知州韓琦主掌秦鳳路、渭州知州王沿主掌涇原路、慶州知州範仲淹主掌環慶路、延州知州龐籍主掌鄜延路。11月1日,高繼宣接替楊偕任並州知州,主掌河東路。他們分別掌握著各自一路內的軍、政、民、財各項大權,再也沒人掣肘。

慶曆元年(1041)11月,範仲淹上攻、守二議。

大宋屋漏偏逢連夜雨,與西北的戰事不解。北方又有強敵壓境,遼興宗耶律宗真欲乘火打劫!到這時為止,耶律宗真當皇帝已當了11年多。最近他有點煩惱,日子太順了,幸福得讓人無聊?

他坐在皇位上向四麵八方張望,先看自己人。從他老爸望到老媽、從兄弟看到兒子,邊看邊想,覺得誰都挺好,但都讓他提不起興致。生活還是少了點什麼?

老爸死很久了,顯赫人物的死亡就像老酒,時間越長,名頭越芬芳。聖宗陛下。這詞彙在遼史上獨此一份,必將萬古留芳,他隻有羨慕的份。

老媽?強悍凶狠的蕭褥斤女士,不說也罷!

目光轉移。再看向弟弟。耶律重元現在是皇太弟,所謂“仁兄賢弟”弟弟當年如此賢良,哥哥怎會不仁德?皇太弟名號己是遼國的正規皇儲。且兼任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名副其實的遼國第二號人物…

下一位是他的太子,未來的遼道宗。說到名字真是如雷貫耳,現代有華人處無人不曉,《天龍八部》裏蕭峰的結義大哥耶律洪基。這時耶律宗真應露出了由衷的微笑,很得意,這兒子太理想了!首先這是個心靈美的標準契丹青年,佛教是他的心靈主宰。曆史可以證明,耶律洪基和未來的宋徽宗趙佶一北一南,一個是“遼道宗”一個叫“道君教主皇帝”互相呼應,讓各自國家變成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社會。一個信道、一個信佛,宋遼就在他們兩人手中亡國。不過這都是未來的事。這時耶律宗真也是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深信這麼好的宗教定會讓他國泰民安,仙福永享,壽與天齊。誰敢說亡國?小心亂講遭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