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回京篇(3 / 3)

“行伊,霍”之事!一字之差就變成可誅滅九族的大逆不道的言論。霍指的是西漢權臣霍光。他身份很複雜,一方麵在漢宣帝所建麒麟閣11功臣中排名第一,是漢武帝托孤時的四大重臣之首,輔佐國家安定度過達20年之久。可另一方麵,他在漢昭帝死後,把新立的皇帝劉賀廢掉,且獨自把持朝政近半個月!

這樣的人物,是宋朝曆代君主最大的噩夢、最懼怕的妖孽!

尤其可怕的是,夏大人的曆史知識非常到位,他將“周”改成“霍”同時保留“伊”字就大有學問。伊尹這個人幾乎就是霍光的翻版,一方麵像周公那樣有功、一方麵同樣在商湯死後,把不懂事的商王太甲放逐到桐宮,自己做事實上的商王3年之久,3年後才將太甲從桐宮接出來重當商王!

知道問題嚴重性了吧?一字之改,石介就變成要富弼等人效法伊尹、霍光,把現在的宋仁宗趙禎廢掉,換一積極進取,銳意革新的人當皇帝!而同時夏大人讓這封信廣為流傳,就造成了一非常惡劣的局麵:不止大逆不道,且是公然謀反。不管成不成功,都把現任皇帝蔑視到了極點!

這封信很快傳遍天下,又更迅速傳進了皇宮,交到了趙禎手裏。皇帝的反應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他把玩著這封信,像是看出了很多東西,又像是心不在焉,想著別的什麼事?這種態度,終於把範仲淹、富弼兩人推向了一極端!

要麼您下旨查問,哪怕大發雷霆,咱們好回答?要麼您直接說不信,我們也好去追查?您這樣沉默,要我們怎麼辦?您分明就是在懷疑我們!

君子講的是謙退之道,見利不爭。官位本就是糞土,既讓您這樣懷疑,我們辭職好了,這樣謠言不攻自破,我們的純潔也就清者自清了!

於是,範仲淹、富弼同時上書請求外放,不在京城當官。而也正是很巧,一非常微妙的機遇突然出現。大宋河北路與遼國接壤位置偵察到遼國正大量集結軍隊,像是要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於是範仲淹提出自己重回邊疆,去防備契丹和黨項。範仲淹提議由他率重兵去河北布防。如實現,那他將恢複到新政剛開始時的身價,那時他剛離開陝西,是大宋邊防上的大救星,從心理上,就讓所有人重視他,不敢反駁他。也正是這一點,讓他有底氣敢於在10個多月前推出慶曆新政…

這時他再回邊疆,迎戰比黨項還要凶險的契丹人,相信可把已陷進狂熱內訌的大宋官場拍醒,即使他走後,也不會中斷他正在推行中的新政。這是沒辦法的辦法,既能繼續發展,又能撇清謠言…

想得很好,可惜他命太苦。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沒等政敵們反對,他的盟友們就都跳了出來。軍方代表樞密使杜衍打頭,樞密副使富弼迅速跟上:你純粹是臆想,遼國征兵隻是去西夏平叛,跟入侵大宋風馬牛不相及。你又是發兵馬、又是撥錢糧,根本是沒事找事,多此一舉!富弼還鄭重對皇帝保證:遼國絕不會入侵,如我說錯了,願負“罔上欺君之罪”範仲淹大怒,這是他能為新政所做的最後努力了,無論如何都不能退讓!於是在金殿上,他就和杜衍、富弼大吵了起來!

史書記載,他舉出6大疑點、3種憂慮,共670字,證明遼國這次很可能是和西夏聯合入侵。對麵的富弼針鋒相對,回敬了347個字,重申自己觀點:現在天下太平,無論河東、河北、陝西,哪個地段都不可能爆發戰爭!範仲淹你胡言亂語,不知所謂!

他們吵得不可開交,最後卻不了了之,隻好灰溜溜下殿走人。因皇帝一言沒發,就當什麼也沒看見。

範仲淹不甘心!要和同誌們做最後一次勾通,再上金殿,統一口徑…這次他得到了最致命的打擊,一直沉默的韓琦說話了“如定要去,我去好了。不須朝廷一人一騎”

範仲淹徹底崩潰,6月22日,他被任命為陝西、河東宣撫使,被趕出京城的他去陝西方麵上任時,卻沒能帶出一兵一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