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河開戰篇(2 / 2)

王韶看透了這種軍事理念,他選擇了條看似驚險的光明大道——為什麼要防守?為什麼要撤退?我是來入侵的!

他命自己部下、名將景泰之子景思立率西軍中的精銳涇原兵在竹牛嶺虛張聲勢,而他本人則率主力悄悄轉向西方。向武勝的方位前進…茫茫大漠,為什麼偏偏選中了武勝?前麵《平戎策》裏說了:這裏是大宋與西夏勢力消漲的契機所在。同樣的,在宋朝與吐蕃的河湟之戰裏,它也一樣的敏感…木征派來的人名叫瞎藥,顯然他也明白這一點,瞎藥率援軍就從武勝遠遠兜了過來,想打王韶個措手不及。可王韶偏偏迎了上去。這是他和前代宋朝將領們截然不同的地方——你要戰,便決戰!我求之不得!在王韶的軍事生涯裏,從沒錯過和敵人主力對決的機會…

武勝之戰。來偷襲的瞎藥卻被王韶反偷襲!他怎也沒想到在自己地盤上,會突然間和宋軍遭遇!

瞎藥大敗,率軍逃跑。3個多月後會來投降大宋…有一事實還得注意,即王韶的此行風險有多高!不是說吐蕃人有地利、騎兵有多強悍。而是瞎藥有個決定性優勢——武勝堡。它當時己是個堡壘。而它在吐蕃人手裏!

由此,王韶不僅要大麵積迂回,尋找敵人主力對決,更要防止瞎藥和武勝堡聯合起來。實戰結果是他不僅把瞎藥打得落荒而逃,更趁勢直逼武勝堡,把吐蕃人從這據點趕了出去!

16日,武勝堡從此有了個新名字。王韶立即開始了建城,它叫鎮洮軍!

27日。知諫院唐坰被貶。唐坰是個很奇妙的人,進入官場靠的不是文憑。而是接了父親的班。升官則不是靠政績,而是兩句話。他先對皇帝上書“秦二世胡亥被太監趙高控製,導致亡國,錯誤不在於強硬,而是他太軟弱了”這句話無論怎樣看,都隻是句很普通的讀書心得,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就此得到了宋神宗的歡心。也許是當時朝臣一片聲的要求皇帝忍住脾氣,使外邦、使國內都如沐春風,惹得神宗大怒,才覺得唐坰這句話特別順心吧? 第 134 章 ,定要把王安石告倒搞臭!都被皇帝給扣下了,留中不發!

一般來說,換成另外任何一人,事情到此就算結束了。 第 134 章 都被皇帝壓下來了,很明顯是皇帝不想事情鬧大。就算不把王安石放在眼裏,皇帝麵子你總得給幾分吧?不!在唐坰心裏,根本就沒 第 134 章 ,卻沒讀,突然間轉臉瞪向了王安石,說了句北宋百餘年間最牛的話“王安石到禦座前聽取劄子”

王安石愣了,他搞不懂的不是唐坰怎會突然間翻臉,而是宋朝從沒這規矩,你要念什麼就念好了,哪有讓當朝首相出列恭聽的?你當你讀的是罷相製啊?可沉默是不管用的,在一徹底翻臉、成心找茬的人麵前,隻會讓風暴來得更猛烈些。就在王安石稍微遲疑中,唐坰己變命令為嗬斥,吼出這樣一句話“在陛下麵前尚且這樣,到外邊可想而知”這句話威力無比巨大,天不怕地不怕祖宗不怕的王安石立即聽話,乖乖站了出來,到禦座前躬身聽命。因唐坰說得很明白,他再犯倔就是蔑視皇帝了!

唐坰展開奏章開始讀,請大家耐心要好一些,回憶下前麵呂誨的彈劾,罪名一共也才10條,而唐坰先生居然總結出了…60條!挑其中重點介紹。 第 134 章 團了,宋朝就要壞在他們手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