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軍苦戰篇(1 / 2)

除戰創遍布的身體外,他一無所有,他全部奢望隻是盡量拖住敵人,給身後的嶽飛多爭取哪怕一點點時間…因至少有兩個方向的援軍正向郾城方向火速增援!

小商河激戰開始!大雨中滿地泥濘、溝壑渠深,楊再興衝進金軍陣內。?。。必死決心讓他比天前的全盛狀態時更勇猛,金軍傷亡驟然增加,這讓1萬人同時憤怒了!

被這樣一小撮人挑釁,是個男人就會受不了,何況這段時間以來,金國男人們一直都憋屈著。憤怒中他們做出了一非常罕見的決定——萬夫長、千夫長出戰!

這是非常少見的。據統計,宋金開戰以來,很少或幾乎沒有陣斬、擒獲金軍萬夫長的記錄,可這時,這種官銜的金軍將領紮堆地向楊再興湧了過來!楊再興求之不得,這簡直是上天賜予的好運,實話實說:要是這些萬夫長躲在1萬之眾的人堆裏,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出來!

天前他就試過:1人裏挑不出來金兀術!

楊再興最後的時刻到來!金軍箭如雨下,他每中一箭都會折斷箭杆,任由箭頭留在身體裏,繼續戰鬥!這一點讓後世某些人想不通,他在幹什麼?為了攢箭頭破紀錄嗎? 不,是為了戰鬥!箭杆會不停搖晃、擴大傷口、不斷流血,直到他喪失體力。而全拔出來效果也一樣。這時唯有折斷箭杆、留下箭頭才是最佳方法,這樣他才能盡可能長時間地戰鬥!

在這種情況下,他迎戰金軍高級將官,於激戰中斬殺金軍萬夫長撒八孛堇。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以下百餘人,殺餘名金軍…最後終於力盡殉國!他死時很可能是陷在了淤泥裏,或是某條注滿了水的溝渠困住了他。他死於亂箭。但他絕不會怨恨這場大雨,相反他會非常的慶幸滿意。因這場雨嚴重限製了金軍騎兵的機動性。幫助他牢牢拴住了敵人。在他死後,金軍也沒法連夜推進…

王蘭、高林、楊再興全部戰死!楊再興他本應是全軍的箭矢,用來摧鋒破堅、攻城略地,在北伐中大放異彩。可死前所起的作用居然是一麵保衛主帥的盾牌。他的死是注定的,除非他能殺光這1萬金軍中的每一個!這是他的榮耀、還是他的悲涼?這是漢人的榮耀,還是漢人的悲涼?

楊再興死後,1萬金軍怔忡在這場大雨裏。戰鬥時間很長嗎?不。最多不過兩小時。死傷人數太多嗎?也不是,除萬夫長、千夫長外,隻是千多人的數字而已。那麼是雨太大嗎?更不是!在遇到楊再興前。金軍就在冒雨趕路了。這時殺嶽飛的心仍不熄,可1萬之巨的龐大軍團再沒向前移動… 完顏宗弼是個思維健全的人。他腦子稍微運轉一下,就會得出下麵這個結論:楊再興隻是路上的偶遇,已這樣難纏,那麼守在嶽飛身邊的人呢?

這讓他不寒而栗!前思後想,他決定休整一下,邊休息邊觀望,等這場大雨過去再說…可來不及了。一夜之間。兩個方向同時有宋軍迅速殺到!

一支是順昌劉錡的八字軍!自開戰以來,劉錡一直留在戰場前沿。張俊、王德的撤退沒影響到他;趙構、秦檜的班師令也沒讓他屈從,他始終保持著冷靜獨立的思維。當嶽飛意識到在戰場上被孤立後,發現隻有劉錡才處於能援助他的位置上…

劉錡沒耽誤,他派自己的統製官雷仲率兵北上,去郾城救援嶽飛。他們的行動已足夠快速了,可路途及這場大雨阻礙了他們,當楊再興拚死一戰時,他們還在路上……

另一支是嶽家軍前軍統製張憲。張憲駐軍在北麵多公裏的潁昌府城,而小商橋就在穎昌府、郾城這兩者之間。他距離嶽飛帥帳是最近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楊再興以生命為代價所爭取的時間就是留給他的…

張憲在暴雨中瘋狂趕路,當夜趕到戰場,二話不說就向1萬金軍發起攻擊!這是一次血腥的報複,嶽家軍精銳部隊大部分在張憲手裏,而所謂的精銳就是嶽飛的親兵背嵬軍,他們每個人心情都和楊再興一樣…

1萬金軍在泥濘的小商河區域被擊潰!張憲銜尾疾追,追過小商河,追過臨潁縣,共追擊了1裏,才收兵回來…回來後收拾戰場,尋找到楊再興的屍體。火化後發現裏麵有鐵箭頭兩升…

這時是7月13日淩晨,宋軍在哀悼楊再興。另一邊,剛剛再一次逃脫性命的四太子突然間心情大好。他發現自己腦子不僅健全,還會急轉彎——誰說定要擒殺嶽飛才會讓利益最大化?

如真是殺了嶽飛的話,這些宋軍不僅不會崩潰,反而會瘋了一樣的複仇吧?那時玉石俱焚、兩敗俱傷,金軍也沒什麼好受!

而他腦子拐了個彎後,突然間妙想天成,覺得如把嶽飛比作一座城的話,那麼與其攻城,為什麼不選擇圍城打援呢?如援兵太強打不下來的話,圍魏救趙效果更好?

聯係眼下實際,就是突襲嶽飛大本營郾城!哪怕不得手,也會造成各路宋軍向嶽飛靠攏。這時突然殺向嶽家軍之前所占領的那些城池,各個擊破的話,是不是機會大好、成功在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