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王氏高麗國的實權已落入權臣崔忠獻之手。契丹軍背水一戰,屢次大敗高麗軍隊。
本年,四川之地大地震,仿佛也預示著未來四川之地金戈鐵馬的命運:2月29日,東西兩川地震。3月2日又震。11日又震。馬湖夷界山崩80裏,江水不通。14日又震。19日又震。6月9日,西川地震。10日又震。13日又震。黎州山崩。10月14日,西川地震。15日又震。
嘉定10年(1217)1月5日,南宋使者陳伯震出使金國返回。金宣宗召集宰執大臣們說“聽說淮河兩岸最近有饑民作亂,但不知是否是南宋官方行為”術虎高琪建議就以此為名,發動南征。我們可‘失之於北蒙,得之於南宋’一開始,金宣宗還是清醒的“朕但能守祖宗基業足矣,安事外討”
27日,蒙古兵攻打觀州。
本月,金宣宗主圖們呼圖克們率兵35000西征。尚書左丞胥鼎在前線急忙上疏阻止“如今之計,應防備蒙古與宋的南北夾攻,絕不可西征”遂止。
2月15日,尚書省上奏:因軍事消耗,儲備不繼,請將各州府學生的廩給一律廢除。金宣宗不同意“自古文武並用,當初中都被圍,如此艱難。城中設學養士,猶未嚐廢,況今日乎”
如此天下大亂的時刻,金國、南宋、蒙古…都不約而同的把眼光投向同一性質的武裝——義軍!
其時,除南宋一直穩定在長江以南外,北方百姓們根本無所適從。國境線隨時在變動,政府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換人,剃光前頭留辮子的跑了,戴氈帽穿皮袍的來了。搞得他們朝不保夕、心驚肉跳…想活下去就隻有一個辦法:拿起刀槍,結社自保!
越是艱險苦困中成長起來的力量越強大,他們雖說是民間的。可曆史證明:草根永遠是最優秀的!他們迅速壯大起來,形成一股股可怕力量。讓蒙古、金、南宋都爭先恐後的撲過去…討好!
封官許願,搏取歡心,讓義軍們看到利益,才能為其所用!
老實說,金、宋兩國在這件事情上已落後太多了,蒙古人早在幾年前就在操作了。蒙古戰神木華黎隻有15000人的嫡係,而成吉思汗馬上又要離開他去西征,他需要治理的是太行山以南的所有中原土地。現實逼迫他必須聯合一切可能的勢力,對付尚有半壁江山的女真人!
當然,木華黎有天然的優勢。義軍絕大部分都是漢人,與金國有百年不解之死仇。而蒙古人的興起,對漢人義軍來說,是威脅、更是機遇!
於是河北義軍蜂擁而起,其中最大的一支是號稱河北義軍隊長的苗道潤!但苗道潤卻沒有受蒙古人木華黎的誘惑。他經縝密分析之後,覺得還是投靠金國的薪水更高,於是這支義軍助金抗蒙!
而在苗道潤的義軍隊伍中,有一人必須重點介紹:蒙係漢族名將。首推史、張!史家人的發達一帆風順,張家人就要波折些。因他們最初投靠的是金國,也就是苗道潤!
張柔。生於1190年。世代務農。他工騎射、尚氣節、喜遊俠,從小就不安分…這在亂世中是非常優秀的性格!他和史秉直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兒子比老子強。張柔的兒子比史秉直的萬戶兒子史天倪更加功業彪炳,以至於在史書上留下了永恒的印跡——張柔的兒子名叫張弘範!
3月,金宣宗將剛剛完成鎮壓紅襖軍起義任務的山東軍撥給已受招安的河北義軍隊長苗道潤,命他收複中都。第一步是平定真定府的叛將石海。鈕祜祿貞、郭文振、武仙等人奉命率所部精銳,與苗道潤的東平軍互為掎角。最終,石海及其部下二百餘人都被武仙所殺。葛仲、趙林、張立等軍投降。武仙被任命為真定代理知府。
3月,金宣宗起複張行信為參知政事。當時。第一權臣術虎高琪權傾朝野,朝臣中隻有張行信一人能屢引舊製。力詆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