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之死篇(1 / 3)

釣魚城內的某個角度,王堅像當年澶州城頭的虎威軍頭張環一樣,發現了趾高氣昂、揮斥方酋的蒙古大汗。他悄悄命城上的炮手(史書沒有記載下這位英雄的名字。當然:他肯定不是“神雕大俠”楊過。但筆者還是萬分欣賞金庸先生在《神雕俠侶》中描寫的“襄陽大戰”)用發石器瞄準這空前巨大的獵物…發射!一塊注定要永載史冊的石頭飛了出去…

沒證據證明:這塊石頭當場準確擊中了蒙哥。因那樣的話,戰鬥會立即結束!實際戰況是:蒙哥在戰場上消失了…事後據說那塊石頭在蒙哥身邊墜落,堅硬的石頭在堅硬的山石上崩碎,巨大的動能讓那些碎片像彈片一樣四處橫飛,有幾塊碎片切入了蒙哥身體,哪怕這位蒙古大汗身穿當時最昂貴輝煌的鎧甲也無濟於事!

蒙哥重傷!憤怒讓他喪失一切理智!有將領勸他放棄這座城,別再跟石頭們較勁了。畢竟戰爭不是這麼打的,沒必要死磕?可蒙哥本人,及更多的蒙古將軍們深信“城陷則功在頃刻”隻差臨門一腳而已!於是再次強攻、接著再次失敗!

來自宋軍最強的反擊是副將張鈺扔下城去的東西!那不再是石頭,而是鮮魚和麵餅!城上的宋軍向下喊“爾北兵可烹鮮食餅,再攻十年,亦不可得也”手捧鮮魚,蒙古人灰心喪氣。要知道這已是陰曆的7月天,鮮魚這種東西放半天就臭了,可這居然是新鮮的?這說明:城裏的食物、水源絕對充足!

這還怎麼打呢?“功在頃刻之間”像個笑話一樣!直到這時,蒙古人仍不知道釣魚城的概念!釣魚城城周10餘裏,參見平原地帶的重鎮襄陽,重建後也不過才周長9裏…蒙哥不知道這些,他在全力以赴的憋氣窩火,不久後他得病了!不得不選擇退兵!他像是有所預感。下令說“我之所以得病,都是因這釣魚城!要是因此而死,他日若破此城,必將屠之”

蒙古退兵,行軍至金劍山溫湯峽時,7月21日,蒙哥死亡,時年52歲。蒙古軍加速後撤,沿途以屠殺泄憤,2萬多南宋平民被無辜殺戮…

釣魚城之戰改變了世界曆史!“上帝之鞭”在此折斷!按慣例:大汗死亡。全世界各處征戰的蒙古軍必須立即停戰,回來搶汗位或見證大汗的上位…

旭烈兀的蒙古第三次西征就停止了。當年年末,旭烈兀大軍已包圍了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城。次年3月,大馬士革陷落、敘利亞國王納昔兒逃往埃及…西南亞阿拉伯國家隨之近乎全部陷落。這時,蒙哥的死訊傳來,旭烈兀當即停戰,留下怯的不花及2萬蒙古軍繼續攻打埃及,自己則率其餘主力東返波斯(1260年,怯的不花在與埃及軍的戰鬥中。先勝後敗,遭埋伏戰死,蒙古軍全軍覆沒。所以埃及並沒被蒙古人占領)

而在南宋境內,戰爭的時鍾卻並未馬上停止。因忽必烈的出現…

這時要提一下忽必烈的特殊性。他與全部蒙古人都不同,尤其是和“剛明雄毅”的大哥有著本質上的矛盾!蒙哥是傳統型蒙古人,信任馬刀與弓箭,他的“剛”字訣拒絕他去接受並奉行其他民族的生活理念。如漢族的哪怕再先進、能帶來更多財富。又有什麼用呢?蒙古人擊敗、奴役其他全部民族,難道應放棄自我,去向那些“劣等”民族學習?天大的笑話!

忽必烈卻不這麼想!蒙古人的戰力。加上漢族人的思維,具體是對財富的管理,才會強強結合,達到完美配置!

大汗死了,戰爭必須立即停止!尤其是忽必烈,他是有望競爭汗位的人,越快趕回蒙古本部,成功希望越大!可忽必烈卻不這樣想!他需一場浩大的勝利,尤其是蒙哥親征都沒得到的勝利!有了它之後,才能在競爭中真正獲得優勢。若不然,他之前還被停職,就差流放了,讓他拿什麼去壓服驕橫成性的蒙古人?於是他拒絕了漢人謀士郝經要他立刻撤兵回國的建議,下令:強攻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