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忽必烈大軍渡過淮河後分兵兩路:忽必烈去奪荊湖北路信陽軍的大勝關、張柔去奪淮南西路黃州的虎頭關。21日,殺至黃州黃陂縣。9月1日,木哥從合州遣使向四弟忽必烈通報了蒙哥之死,要忽必烈撤軍北歸、以爭大位。忽必烈拒絕。3日,忽必烈親自登上荊湖北路漢陽軍與複州交界、長江北岸的香爐山,俯瞰南宋長江水軍,不由感慨。漢人將領董文炳請戰“長江天險,宋恃此立國。勢必死守。臣請一戰”4日,董文炳與其弟文用、文忠率數百敢死之士,駕著艨艟巨艦,殺進長江。宋軍大敗。5日,忽必烈大軍渡過長江,頒下軍法“軍士有擅入民家者,軍法從事,凡所俘獲悉縱之”進圍鄂州!
消息傳進臨安,南宋朝野空前震動!這是自完顏宗弼“搜山檢海捉趙構”以來從所未有之危局——蒙古軍居然已渡過了長江!
19日,宋理宗下罪己詔,命前線各地火速向鄂州增援!26日,命群臣奏告天地、宗廟、社稷、宮觀、嶽瀆、諸陵。
本月,另一路蒙古兵已殺進了南宋腹地!江南西路的臨江軍、瑞州都被攻陷。臨江知軍陳元桂被俘後,罵賊而死。瑞州知州陳昌世被百姓保護著逃出城去。
自蒙哥這場南征以來,宋廷屢出內庫犒師。前後已拿出7700萬緡錢、106萬兩銀、106萬匹帛。10月1日,右丞相丁大全以隱瞞軍情不報被罷。2日,吳潛被任命為左丞相兼樞密使、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宋理宗命小舅子火速趕往漢陽軍,全權負責鄂州戰事!12日,丁大全同黨、九江製置副使袁玠被流放。
本月,內侍董宋臣奏請皇帝遷都兩浙東路紹興府與慶元府交界的四明山,以避敵鋒。首相吳潛附議。這下猶如炸開了鍋!何子舉當麵質問吳潛“若上行幸,則京師百萬生靈何所依賴”禦史朱貔孫上奏“鑾輿一動,則三邊之將士瓦解、四方之盜賊蜂起,必不可”未來的民族大英雄、此時的海寧節度使判官文天祥首次登上曆史舞台。便是上書皇帝:請斬董宋臣以謝天下!
首相吳潛非常強硬,對皇帝也不那麼柔順。經常自己處理完了文件,才把結果報告給趙昀。兩人矛盾早有激化,激化點在趙昀的繼承人方麵。
宋理宗沒兒子。唉,好色之報啊!打算立弟弟趙與芮的兒子、忠王趙禥為太子。吳潛不同意“臣無彌遠之才、忠王無陛下之福”硬生生揭了趙昀最痛的傷疤!這時他勸皇帝逃跑,皇帝問“你怎麼辦”吳潛答“死守臨安”趙昀立即搶白道“你想做張邦昌嗎”如此君臣,當麵罵街…
最終,謝道清皇後出麵,堅請陛下留蹕,以安民心!於是。逃跑的動議被否決,南宋決定應戰!
曾是嶽家軍大本營的鄂州,再一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賈似道是這次戰役的總指揮。這位南宋四大權臣之最後一位、南宋亡國的第一罪臣,是個早就被定義了的曆史人物:他壞、他笨、他貪、他愛鬥蟋蟀…但不管這人以後是怎樣的,這時他是個完全合格的軍人!哪怕他是文官,但曆史記載下了他最初走上戰場的風采!他比絕大多數宋朝官員強太多了!表現足以配得上推薦他的那個人——賈似道是大宋戰神孟珙選擇的人!
11月16日,趙葵被任命為江南東西路宣撫使,許以便宜行事。
賈似道以最快速度向鄂州趕去!途中卻接到一難以置信的命令:臨安方麵要求他先去淮南西路的黃州報到,說那裏才是所謂的軍事要衝?可賈似道的軍隊還要向鄂州繼續進發!也就是說:賈似道必須單身上路。這簡直是要他去送死!有記載。這是吳潛即將罷相前的最後一道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