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於世界環境,從企業自身做起
星巴克熱衷於各種公益事業,其中尤以環保事業最為常見,星巴克試圖將自己打造成愛護環境、保護地球、充滿責任感的企業經營者形象。比如星巴克一直以來倡導的道德采購、保護咖啡種植環境等就屬於這種公益範疇,這意味著星巴克為顧客提供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基於環保理念而誕生的,顧客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享用這杯咖啡,並與星巴克一起成為環境保護的愛好者。
不僅如此,星巴克還從自身做起,努力降低一次性紙杯的使用率,星巴克曾采用含60%再生紙製成的瓦楞紙杯套和含有10%回收纖維的熱飲紙杯,這些紙質材料中含有可回收材料,而且通過了食品和藥品監管部門的審查,與食品直接接觸也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2010年,星巴克發起了“提倡減少一次性紙杯”的公益活動,並讓員工走上紐約的街頭廣場做表演和宣傳,勸導人們少用紙杯、保護樹木,同時告訴人們隻要當天拿著自己隨身攜帶的杯子到星巴克,就能獲得一杯免費的咖啡,以此來鼓勵顧客共同為保護地球環境而努力。當時正是全球掀起“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熱潮的開始,星巴克率先響應並大力支持減少浪費紙質資源,這種富有公益感的行為得到了大眾的高度肯定和讚揚,多家媒體爭相報道這次公益活動,使大眾對星巴克的品牌和環保理念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此同時,星巴克順勢宣傳自己的兩款經典飲品:香草拿鐵和摩卡,也大獲成功,銷量持續攀升,為星巴克創造了豐厚的利潤。
線上線下公益活動聯動開展
星巴克在開展公益事業時,非常擅長結合線上線下資源,加大宣傳力度,使品牌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2005年9月,星巴克出資500萬美元成立了“星巴克中國教育項目”,專門用於改善中國教育狀況,特別是幫助那些中西部貧困地區的教師和學生,其中首筆捐贈150萬美元已經用於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作開展“西部園丁培訓計劃”,第二筆捐贈60萬美元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合作開展“水·婦女·健康與發展”項目。星巴克會利用微博平台同步直播這些活動項目,將線下的公益活動影響力延伸至線上,樹立和維護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美譽度。
2014年3月,星巴克在開展全球服務月期間,開始在微博招募誌願者,由這些招募來的網友組成小分隊,到上海、蘇州、杭州、南京等地先後開展“用盆栽點亮社區,打造專屬綠色圍牆”等主題的綠色環保社區服務活動。同時,各種與星巴克有關的環保創意也開始在微博上發起征集,網友可以通過與星巴克官方微博互動評論來報名參與線下活動,贏取活動入場券。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完美聯動,星巴克不僅與顧客實現了良好溝通,也將自己關注公益、服務社會的理念傳達給了顧客,實現了理想的公益營銷效果。
當然,星巴克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並不是單純想借著公益的噱頭炒作自己,如果沒有實際意義,聽上去再美好的公益活動也是沒有價值的。星巴克的公益活動始終圍繞著為企業宣傳並產生盈利的根本目標來進行,每一項公益事業,每一場活動,雖然看上去沒有任何的商業氣息,卻成功地達到了星巴克需要的效果,即提升口碑、吸引關注,從而促進銷售、增加盈利。這種品牌營銷的手段與花錢打廣告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但效果卻比廣告要好得多,而且更為長久,這一點也是熱衷於廣告攻勢卻忽略了企業品牌根本的商家們應當思考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