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宣泄疏導心理壓力
人所能夠承受的心理壓力總有一定的極限,當心理壓力超過這個極限時,心理發展便出現一係列困擾,同時身體健康也會受到危害。但是,如果我們在適當的時機(即適當的時間與場所)打開自己的“心理控製閥”,進行適當的宣泄,將積累起來的不良情緒以適當的方式發泄出去,猶如洪水上漲,危及堤壩而開渠泄洪一樣,它能有效地緩解心理壓力和心理緊張度,恢複心理的平衡。比如,當人們遭遇到突然發生的、意外的精神打擊後,別人往往勸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場吧!不要憋在心裏,以防得病!”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采用的宣泄不良情緒的方法。
宣泄疏導法是一種效果十分顯著的解除不良情緒的方法,它具有簡捷、易操作、收效迅速的特點。對情緒變化劇烈,心理反應敏感的人來說,宣泄疏導法是一種容易接受,短、平、快的方法。
為什麼宣泄之後人會變得平靜呢?這主要是因為人的神經過程有興奮與抑製相互誘導的規律。情緒中樞興奮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相繼性負向誘導,即情緒中樞由興奮轉為抑製,人的情緒就平靜了。
為什麼適度地發泄有利於身體健康呢?這是因為,人的情緒過度壓抑會使否定情緒無處釋放,而伴隨著否定情緒產生的有毒物質會暢通無阻地進人人體的血管、心肌、腸、胃、平滑肌,損害這些器官。而適度地發泄,就會使這些毒素釋放於體外,避免了對人體器官的損害。尤其是在發泄悲傷情緒痛哭時,會隨著眼淚排出一些生物化學物質,而正是這些物質能引起血壓升高、消化不良或心率加快,把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對身體自然有利。可見,適度地宣泄比情緒的過度壓抑有利於身體健康。
最常見的宣泄疏導法是心理宣泄法,就是讓自己的負性情緒在合適的場合發泄出來,達到心理上的調節,求得代償性滿足的方法。這種方法包括“出氣室”宣泄、書寫宣泄、向人傾訴宣泄三種方法。
1)“出氣室”宣泄法
“出氣室”宣泄法是建立一些軟體房間(用海綿和帆布裝修),室內放些橡皮人和其他不怕摔打的橡膠製品,在這個房間裏受挫者可以通過打罵橡皮人、大哭大叫、大唱大跳來發泄自己的否定性情緒的一種方法。這樣,受挫者就會得到一種代償性滿足。因為人的情緒一旦發泄出去,心情會舒暢多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摩加莊園,有個人叫洛加,此人性格暴躁,動不動就大發雷霆,為了改變自己的脾氣,他買來一把短劍,每天都要跑到農莊一角的竹林園,花上幾小時用短劍砍林子。竹子韌性大,很不好砍,每次從竹林回來,他都累得大汗淋漓,但奇怪的是,每當這個時候,他的心情就格外平靜,他堅持砍了幾個月的竹子,便把火爆脾氣改掉了。
2)書寫宣泄法
書寫宣泄法是指讓受挫者通過寫信、日記、繪畫等形式發泄自己情緒的方法,但其作品永遠是主人的秘密。美國前總統林肯的“永不發出的信件”被人們公認是消除怒氣和煩惱的良方。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彭尼貝克在一係列實驗中讓受試者表達出最使他們苦惱的情感,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他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讓受試者連續5天左右,每天都花了15分鍾或20分鍾寫出“一生中最痛苦的經曆”,或當時最讓人心煩意亂的事情。受試者寫出東西後若想自己保留,則悉聽尊便。這個自我表白的效果驚人:受試者的免疫力增強了,隨後半年裏去看病的次數大大減少,因病缺勤的天數也減少了,甚至肝功能也得到改善。此外,受試者對其痛苦情緒越是無保留地表白,其免疫功能的改善程度就越大。研究發現,發泄愁悶情緒的最佳方式是:先把悲傷、焦慮、生氣等情緒統統表達出來,接著,再花幾天時間把它們寫在紙上,最後,從心靈的痛苦中找出某些有意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