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藝術書法與群眾書法(1 / 2)

所謂“群眾書法”,指人們所說的“書法藝術”之中,那個層次較低的部分,那個雖然具有一定的藝術素質,卻未能達到書法藝術的美學品位的部分。所以嚴格地講,它仍不能算作真正美學意義上的書法藝術,也不能代表當代中國書法的曆史風貌和水平。其作者是那些具有不同程度的書法藝術造詣,卻又到底算不上真正夠格的書法藝術家的人。這是我們的“書法藝術大軍”的真正主體。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主體也是要真正具有一定藝術造詣的,因而並不包括那些尚處於學書階段的書法愛好者之類。正因為這樣,所以與“藝術書法”相比較,“群眾書法”在美學性質上仍具有實質性的差異。譬如說,“群眾書法”也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現性質,亦即可以表現創造主體精神世界的某些方麵。但這種表現從總體上講,仍是局部的和片麵的,尚不可能與“藝術書法”的相當充分地展現創作主體的心靈世界同日而語。在這裏,書法藝術的表現性主體,並沒有被真正顯現出來。再譬如說,這種表現性質的不充分、不完備,又必然相應地體現為風格形態的不充分、不完備。因此這些“群眾書法”的作者們,一般也會多少具備一些自己的藝術特色,但這種特色往往不鮮明、不突出、不穩定;要麼總是跳不出古人的窠臼,要麼總是變幻不定、把握不住自己的特色等等。所以從風格形態的層麵來分析,“群眾書法”尚不能達到戛戛獨創、自樹幟幡的水平。惟其如此,所以在風格化的自我完善方麵,自然也就無法幸免於這樣那樣的缺憾與不足了。

然而盡管如此,“群眾書法”亦仍具有不可輕視的社會意義和存在價值。對此,也應給予正確的認識與評價。首先,如上所及,“群眾書法”是所謂“書法藝術”的主體,因而它在書法藝術的宣傳、普及與推廣方麵可能發揮的社會作用,是十分可觀、難以替代的;在書法藝術走向大眾、書法熱潮方興未艾的今天尤其是這樣。我們這樣說,絲毫無意貶損“藝術書法”在這方麵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而隻是同時要人們充分估計“群眾書法”那“千軍萬馬”可能擁有的影響麵與號召力而已。“三個臭皮匠”也是可以“頂個諸葛亮”的。其次,“群眾書法”也可以充分發揮書法藝術的“自我修養功能”。這所謂“自我修養功能”,是指書家通過書法創作所獲得的那種身心愉悅與修養功能。這是書法藝術的鮮明特征之一。一位處於“群眾書法”層次的“書家”,他的書法水平也可能並不是很高,但他卻完全可能自認為已經達到了真正書家的水平,從而在自己的藝術創作活動中體驗到真正書家的那種身心狀況,使自己得到審美的享受和身心的陶冶。在這裏,藝術水平的質量,完全可以不影響自我修養的質量。所以,“群眾書法”不是美學層次很高的書法藝術,卻未嚐不可以是一種社會效果並不差的自我修養手段。最後,“群眾書法”對於“藝術書法”也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在書法藝術中,一些美學層次很低的東西,有時反而會具有某種可供處於高層的書法藝術進行借鑒與吸收的特殊價值。兒童書法之備受某些書家青睞,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這種情況在其他藝術門類中,似乎也不存在。“群眾書法”凝聚著相當一部分人的才能和智慧,因而它的不少東西的足資“藝術書法”借鑒與吸收,亦應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謂“群眾書法”,指人們所說的“書法藝術”之中,那個層次較低的部分,那個雖然具有一定的藝術素質,卻未能達到書法藝術的美學品位的部分。所以嚴格地講,它仍不能算作真正美學意義上的書法藝術,也不能代表當代中國書法的曆史風貌和水平。其作者是那些具有不同程度的書法藝術造詣,卻又到底算不上真正夠格的書法藝術家的人。這是我們的“書法藝術大軍”的真正主體。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主體也是要真正具有一定藝術造詣的,因而並不包括那些尚處於學書階段的書法愛好者之類。正因為這樣,所以與“藝術書法”相比較,“群眾書法”在美學性質上仍具有實質性的差異。譬如說,“群眾書法”也可以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表現性質,亦即可以表現創造主體精神世界的某些方麵。但這種表現從總體上講,仍是局部的和片麵的,尚不可能與“藝術書法”的相當充分地展現創作主體的心靈世界同日而語。在這裏,書法藝術的表現性主體,並沒有被真正顯現出來。再譬如說,這種表現性質的不充分、不完備,又必然相應地體現為風格形態的不充分、不完備。因此這些“群眾書法”的作者們,一般也會多少具備一些自己的藝術特色,但這種特色往往不鮮明、不突出、不穩定;要麼總是跳不出古人的窠臼,要麼總是變幻不定、把握不住自己的特色等等。所以從風格形態的層麵來分析,“群眾書法”尚不能達到戛戛獨創、自樹幟幡的水平。惟其如此,所以在風格化的自我完善方麵,自然也就無法幸免於這樣那樣的缺憾與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