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書法欣賞,人們通常所普遍關注的主要是其審美愉悅功能,而對其學習功能則有所忽視。而實際上,這學習功能也是書法欣賞的基本美學品格之一。人們欣賞書法藝術,從來都是既要由此而獲得美的享受與愉悅,也要由此而提高自己的實踐水平的,尤其是對於書法家和學書者而言,情況就是更是如此。而這種學習功能,主要表現在這樣兩個方麵:一是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二是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
馬克思說過,藝術欣賞造就出懂得藝術的群眾。人們的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在一次次的書法欣賞實踐中得以培養與提升的。而這一培養與提升的具體內容,則主要包括兩個方麵。
首先,是培養人們的審美理想和趣味。這一審美理想和趣味既是人們進行書法欣賞的判斷與評價標準,也是在這一書法欣賞過程之中才得以形成的。而這得以形成的具體美學機製與曆史過程,則在於這種欣賞活動對於相應的審美理想和趣味的那種不斷豐富與修正作用。豐富,是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欣賞而使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增加新的內容;修正,是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欣賞而對自己的審美理想和趣味進行一定的變換與改造。實際上,任何一次欣賞活動,都既是一次審美愉悅活動,又是一次豐富與修正活動。人們的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在這一不斷豐富與修正的過程之中,而發展、成熟起來的。
其次,是提高人們的欣賞能力。這欣賞能力,是保證人們進行書法欣賞的一種主觀條件,既是個心理條件問題,也是個生理條件問題。而不管是心理條件,還是生理條件,它們都是隻能在不斷地鍛煉、培養與應用的過程之中,才能得到增強和提高的。這就是人們在談及書法欣賞時也不時津津樂道的,所謂“觀千劍而識劍,聆千曲而知音”。實際上,所謂書法欣賞也隻不過是這些主觀條件的一個現實運作過程而已。而運作的過程,便是鍛煉、培養和提高的過程。所以,那些見得多的人欣賞水平便高,見得少的人欣賞水平便低。這也就是人們普遍認為學習書法也要“多讀、多看”的一個基本美學原因。
書法欣賞的學習功能,也表現在它可以提高人們的創作水平。因為欣賞純粹是一種思想活動,所以這對創作水平的提高也就隻能體現在思想認識方麵。這種思想認識,既可以涵蓋著從點畫到結體到章法再到神采,這個構成書法藝術的整體的方方麵麵,也可以隻指向這一方方麵麵之中的某一個局部。眾所周知,人們通常所予以欣賞的書法作品,要麼是經典性質的,要麼是自己喜好的,要麼則是尚未見到過的。因而在這樣的欣賞過程之中,人們總會在品味著相應的書法美的同時,也對這一書法美構成的來龍去脈和優劣短長,進行一番方法、技巧方麵的思考與分析。而且,這種思考與分析,在不知不覺之中就肯定是要聯係著欣賞者自己的藝術創作狀況來進行的。惟其如此,所以隻要思想認識提高了,那創作水平也肯定就會水漲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