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審美眼光的書法藝術化(1 / 1)

我們這樣說,並非小題大做,故為聳人聽聞之舉,而僅僅是要指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罷了。譬如說,如果普通的文字書寫也成了書法藝術,那書法藝術又如何能作為一個不同於普通的文字書寫的藝術類型而存在呢?很顯然,隻要將文字書寫等同於書法藝術,那最終被消滅的不是文字書寫,而是書法藝術。與此同理,當人們把古代的那些“石工”、“匠人”、“書吏”、“刻工”、“經生”之類都當作書法藝術家來對待的時候,那王羲之、王獻之、張旭、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等等也就失去了他們的曆史光輝了。又譬如說,如果將文字書寫和書法藝術等同起來,那當我們來思考並研究書法藝術的美學性質與規律的時候,這“性質與規律”到底是指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呢,還是指文字書寫的性質與規律呢?邏輯的必然隻能是將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和文字書寫的性質與規律等同起來並混為一談。而由此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這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的問題,將永遠也無法說得清楚了。

當然,審美眼光的書法藝術化,隻是這種審美眼光在書法欣賞領域的一種具體特征。實際上,這隻不過是審美眼光所普遍存在的那種藝術化傾向的一種具體反映形式而已。與此相同,在文學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文學藝術化的;在繪畫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繪畫藝術化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音樂藝術化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各式各樣的藝術化之中所存在的那種將某一藝術形式泛化的傾向,卻沒有一種是可以和書法藝術相比的。審美眼光的書法藝術化,可以讓人們將普通的文字書寫看作書法藝術。然而,審美眼光的文學藝術化,卻永遠都不會讓人們將普通的文字內容看作文學藝術。惟其如此,所以當書法家們麵對那些“石工”、“匠人”的手筆而大談其藝術之美與風格之高的時候,文學家們對相應的文字內容是從來都不屑一顧的。這其間,難道就沒有一點可以發人深省的東西嗎?實際上,這類“手筆”的書藝水平和文學水平,原本就是血肉一體、不相上下的。

我們這樣說,並非小題大做,故為聳人聽聞之舉,而僅僅是要指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罷了。譬如說,如果普通的文字書寫也成了書法藝術,那書法藝術又如何能作為一個不同於普通的文字書寫的藝術類型而存在呢?很顯然,隻要將文字書寫等同於書法藝術,那最終被消滅的不是文字書寫,而是書法藝術。與此同理,當人們把古代的那些“石工”、“匠人”、“書吏”、“刻工”、“經生”之類都當作書法藝術家來對待的時候,那王羲之、王獻之、張旭、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等等也就失去了他們的曆史光輝了。又譬如說,如果將文字書寫和書法藝術等同起來,那當我們來思考並研究書法藝術的美學性質與規律的時候,這“性質與規律”到底是指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呢,還是指文字書寫的性質與規律呢?邏輯的必然隻能是將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和文字書寫的性質與規律等同起來並混為一談。而由此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這書法藝術的性質與規律的問題,將永遠也無法說得清楚了。

當然,審美眼光的書法藝術化,隻是這種審美眼光在書法欣賞領域的一種具體特征。實際上,這隻不過是審美眼光所普遍存在的那種藝術化傾向的一種具體反映形式而已。與此相同,在文學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文學藝術化的;在繪畫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繪畫藝術化的;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它是要被音樂藝術化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各式各樣的藝術化之中所存在的那種將某一藝術形式泛化的傾向,卻沒有一種是可以和書法藝術相比的。審美眼光的書法藝術化,可以讓人們將普通的文字書寫看作書法藝術。然而,審美眼光的文學藝術化,卻永遠都不會讓人們將普通的文字內容看作文學藝術。惟其如此,所以當書法家們麵對那些“石工”、“匠人”的手筆而大談其藝術之美與風格之高的時候,文學家們對相應的文字內容是從來都不屑一顧的。這其間,難道就沒有一點可以發人深省的東西嗎?實際上,這類“手筆”的書藝水平和文學水平,原本就是血肉一體、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