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玉蘭叢裏夾著一枝迎春藤,放煙火似的一路爆出小金花。
迎春花強韌的線條開張努合,它對於生命的控製是從容而又霸道的。《忘不了的畫》
張愛玲的散文風格迥然不同於她的小說,親切自然,言語溫和,娓娓而敘,內容有她的紛繁家事、她的寫作看法、她對炎涼世態的描摹,也有關於藝術的思考和評論,如《談音樂》《談跳舞》《銀宮就學記》《洋人看京戲及其他》《借銀燈》,關於畫的點評有《忘不了的畫》《談畫》《論卡通畫之前途》,涉及中國、美國、日本及歐洲的畫作,諸多名家如達·芬奇、高更、拉斐爾、賽尚、林風眠等等,感觸細膩深刻。張愛玲敏銳地指出了:“中國人畫油畫,因為是中國人,仿佛有便宜可占,借著參用中國固有作風的借口,就不尊重西洋畫的基本條件。不取巧呢,往往就被西方學院派的傳統拘束住了。”這裏關於玉蘭和迎春花的畫作是上海畫家胡金人先生的畫。
迎春花是木犀科素馨屬落葉灌木,英文名Winter jasmine,迎春花適應性強,不畏嚴寒,不擇水土,率先開放,花色金黃,隨後即是姹紫嫣紅的春天。迎春花和玉蘭的花期同在早春,都屬於報春的使者,因此也是畫家筆下常見的放在一起的植物。迎春和山茶、梅花、水仙統稱為雪中四友。宋·韓琦《迎春花》:“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衝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給予她很高的評價,但是宋·劉敞《迎春花》卻說:“穠李繁桃刮眼明,東風先入九重城。黃花翠蔓無人願,浪得迎春世上名。”打了很低的分,真是各花入各眼。
迎春花開的時候,葉子還沒有長出來,長長的舒展的四棱形枝條上,金黃的花朵倩影飄逸,因此也稱為金腰帶、串串金,放煙火似的一路爆出小金花。張愛玲的描述真是很到位,迎春單瓣花朵有六瓣。另一種複瓣常綠雲南黃素馨,也稱為野迎春,很容易和迎春花混淆。
沿街種著小洋梧桐,一樹的黃葉子,就像迎春花,正開得爛漫,一棵棵小黃樹映著墨灰的牆,格外的鮮豔。 《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