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指公卿在位者,享有俸祿的官員。
又何間焉:間(jiàn),指參與其間,去聲,動詞。又間(jiān),中間,平聲,方位詞。平去兩讀音義不同。
犧牲玉帛:犧牲指牛羊豬三牲,玉帛則指玉琮、圭璧、幣帛之類,皆祭祀禮神之物。
孚:取信於天地鬼神。
小大之獄:小獄指爭訟之類,大獄則為殺傷之類。
情:指實情,沒有冤枉。
戰則請從:從(zònɡ),訓為隨行、從行,去聲。又從(ɡ),訓為服從、聽從等,例如上文“民弗從也”。平去兩讀音義不同。
乘:兵車,去聲。
長勺(shuò):魯地,商民六族聚居於此,在今山東萊蕪巿東北。《古文觀止》注“音酌”,本為入聲字,地名。現代漢語音sháo,即勺子,指有長柄舀東西的餐具。
轍(zhé):車輪的軌跡。
軾:車前橫木。
竭:盡,用盡。
旗靡:旗幟顛倒歪斜的樣子。
譯文
齊國的軍隊攻入我魯國,國君準備迎戰。曹劌是魯國人,請求謁見國君。他同鄉的友人說:“當官的享受高薪厚祿,自然要想辦法了,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官的都是淺陋的庸才,完全沒有謀略和遠見。”於是獲準謁見國君。曹劌問:“國君憑什麼條件可以跟齊國打仗呢?”國君說:“我節衣省食,過著簡樸的生活,不敢專享奢華,很多時候還照顧遭受凍餓的窮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微薄的小恩小惠,而且還不普及,老百姓是不會領情聽從你去打仗的。”國君說:“我用三牲、玉琮、圭璧、幣帛等祭祀神明,沒有虛報祭品,完全是一片誠意。”曹劌回答說:“這微薄的小誠小信未必能取信於神明,上天不一定要降福魯國的。”國君說:“國家各級獄訟和案件,雖然不能事事都明察秋毫,但一定努力探索實情。”曹劌回答說:“這是盡心負責任的表現,人民會支持你的,可以一戰了。如果決定跟齊國作戰,我希望能隨軍出戰。”
魯公讓曹劌一起坐上戰車,在長勺一帶布陣作戰。兩軍列陣對壘,魯公準備鳴鼓進兵。曹劌說:“現在還不能進兵。”齊軍擊鼓,接連進兵,魯軍嚴陣以待,齊軍無功而還,到第三鼓時,曹劌說:“可以進攻了。”結果齊軍大敗,魯公準備乘勝追擊。曹劌說:“現在還不可以追敵。”下車察看齊軍敗亡後戰車奔跑的軌跡,再登上車前的橫木觀望敵情,說:“可以追擊了。”於是把齊軍趕出境外。戰勝以後,魯君問曹劌兩次阻止他進兵的原因。曹劌說:“兩軍對陣,憑的是一時的勇氣。第一鼓勇氣最盛,第二鼓開始減弱了,到第三鼓就會泄氣。敵軍擊鼓三次,陣腳已亂,而我方才剛剛擊出第一鼓,敵方氣盡,而我方氣盛,所以能打敗他們。又,齊國是大國,難以摸清他們的情況,可能設有伏兵。我察看到他們戰車的軌跡散亂,而旗幟東歪西倒的,所以認為可以追擊了。”
肉食者:指公卿在位者,享有俸祿的官員。
又何間焉:間(jiàn),指參與其間,去聲,動詞。又間(jiān),中間,平聲,方位詞。平去兩讀音義不同。
犧牲玉帛:犧牲指牛羊豬三牲,玉帛則指玉琮、圭璧、幣帛之類,皆祭祀禮神之物。
孚:取信於天地鬼神。
小大之獄:小獄指爭訟之類,大獄則為殺傷之類。
情:指實情,沒有冤枉。
戰則請從:從(zònɡ),訓為隨行、從行,去聲。又從(ɡ),訓為服從、聽從等,例如上文“民弗從也”。平去兩讀音義不同。
乘:兵車,去聲。
長勺(shuò):魯地,商民六族聚居於此,在今山東萊蕪巿東北。《古文觀止》注“音酌”,本為入聲字,地名。現代漢語音sháo,即勺子,指有長柄舀東西的餐具。
轍(zhé):車輪的軌跡。
軾:車前橫木。
竭:盡,用盡。
旗靡:旗幟顛倒歪斜的樣子。
譯文
齊國的軍隊攻入我魯國,國君準備迎戰。曹劌是魯國人,請求謁見國君。他同鄉的友人說:“當官的享受高薪厚祿,自然要想辦法了,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官的都是淺陋的庸才,完全沒有謀略和遠見。”於是獲準謁見國君。曹劌問:“國君憑什麼條件可以跟齊國打仗呢?”國君說:“我節衣省食,過著簡樸的生活,不敢專享奢華,很多時候還照顧遭受凍餓的窮人。”曹劌回答說:“這是微薄的小恩小惠,而且還不普及,老百姓是不會領情聽從你去打仗的。”國君說:“我用三牲、玉琮、圭璧、幣帛等祭祀神明,沒有虛報祭品,完全是一片誠意。”曹劌回答說:“這微薄的小誠小信未必能取信於神明,上天不一定要降福魯國的。”國君說:“國家各級獄訟和案件,雖然不能事事都明察秋毫,但一定努力探索實情。”曹劌回答說:“這是盡心負責任的表現,人民會支持你的,可以一戰了。如果決定跟齊國作戰,我希望能隨軍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