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1 / 3)

商社的總事帶了人已在外麵了,還帶了他家主東的傳書。”

孟秋北一把將呂吉安掀翻在地,打開密書一看,隻有寥寥數語,是田晉南的字跡:“田氏與國共存亡!君應速海船出齊,休得北上臨淄,縱君身死,於事無益,靜養蟄伏,自待重聚之時。”

孟秋北看罷,隻覺天旋地轉,費了好大功夫才撐住自己的身體,聲音顫唞著道:“將田氏族人編入,立即離開即墨。”說罷,癱倒在地。

在孟秋北離開即墨不久,田晉南就決定北上即墨了。本來這隻王族支脈百年來都是以商事立身,合族未有一人為吏,在濟西大戰未起時,族人就紛紛打包行李,欲遠赴他地,以田氏之財,隻要離開這戰亂之地,到哪裏都可以東山再起。

真到要離國的時候,田晉南卻遲疑了。

破國之時,老齊人豈能坐視不理?

當夜,田晉南擊鼓聚眾,核心隻有一句話,邦國興亡,國人有則,田氏應與齊國共存亡!若有道不同者,可自行離去。

令田晉南感慨而意外的是去,全族近兩千人,竟無一人離去。

自此後,田氏進入了舉族皆兵的狀態,田晉南將精壯男子編為一隊,抽調修習過擊殺之術的技士為精兵,並組成戰鬥單元,配以戰馬、弓弩、武器而形成了族兵,老弱婦孺則為輜重支持,商社百騎由田晉南統帥,全力統籌各方。

田氏一行人忙足一個日夜,待兵成事定,財貨裝車完畢,濟西大戰的戰報也便傳了過來,觸子所率領的四十餘萬齊軍全軍覆沒!

家老望向田晉南,“東主,走還是留!”

田晉南決然道:“留!還有一場大戰,田氏現在不能走!”

隻是,出乎田晉南的意料,大戰三日後便來臨了,而達子統帥的二十萬齊軍不堪一擊,全軍敗走,齊國王族舉族逃出了臨淄。

田晉南望著漆漆夜空,握拳透爪,痛心疾首地下令:“舉族東上,直奔即墨!”

☆、第二十章

田晉南到達即墨的時候,即墨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作為齊國最後一座軍備完善的要塞,即墨已經被各地的難民圍堵擁塞,成千上萬的人試圖進入這座小城,駐守當地的即墨令不停地疏導著難民,然而卻依舊是杯水車薪之力,待到田晉南到來時候,即墨令已臥病在榻,整個即墨調度不靈,百姓衝擊府衙,岌岌可危。

不毀於外患,即毀於內亂。

“即墨田氏求見。”

即墨令軫子聞言大喜,他昔年與魯仲連有舊交,從魯仲連處聽聞過即墨田氏之名,當年魯仲連奔波列國,便是田晉南以田氏旁係之名資助於他,所以在魯仲連看來,田氏便是當之無愧的“義商”。

“臨淄田單,拜見老將軍——”田晉南鞠躬道,軫子支起半邊身子,拍著床沿道:“快,先生教我!”

“怎敢!”田晉南跨前一步,現處亂象之地,田晉南自然也不推辭,直言道:“依在下拙見,即墨野外人數共計應在二十餘萬,若利用得到便是抗燕的軍力,若利用不當,便先搗了自家城牆,而在下一路行來,見此次逃亡舉族而來者以商人居多,若老將軍肯信我,我便以商旅之身,說動各族族長,令青壯年成軍,駐守即墨野外,婦孺老幼入城養息!”

軫子聞言大喜,“即墨安危,全賴先生謀劃了!”

田晉南說到做到,即召即墨城外難民族長前來,二三十人議事完畢,均讚同田晉南所說,於是忙了數日,終成精兵十餘萬,各自操練,一時間即墨秣兵曆馬,一派眾誌成城的抗燕氣象。

天明,燕軍來了。

田晉南與軫子立於牆頭,燕軍成三路而來,天邊陡然一列黑雲滾滾壓來,遮天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