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有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之分。豆腐是植物性
原料:,富含植物蛋白;而肉末則是動物性原料,富含動物蛋白。當豆腐與肉末一同成肴時,兩種蛋白自然結合,賦予人體更全麵的營養。
栗子豆腐
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黃金食譜”
原料:豆腐350克,豬五花肉100克,熟板栗肉150克,臘豬肉50克,熟冬筍50克。
調料:蔥末10克,醬油1小匙,白糖1小匙,水澱粉2小匙,植物油25克,精鹽3br5小匙,鮮湯適量。
做法詳解:
1豆腐切成3厘米見方的丁,用開水汆一下,撈出,備用。2板栗肉、冬筍都切成3厘米見方的丁。3豬五花肉和臘肉切成小方丁,放入炒鍋內加鮮湯在中火上煮到九成熟時,撈出肉丁(原湯留用)。4炒鍋燒熱,放入原湯,將所有原料下鍋,燒沸後加醬油、白糖,用水澱粉勾芡,盛入碗內,撒上蔥末即可。
每百克熟栗子中含蛋白質4.8克,糖44.8克,維生素C36毫克,還含礦物質等其他營養成分。栗子中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能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紹子豆腐
益氣補虛的“黃金食譜”
原料:嫩豆腐400克,豬肉末150克,筍末30克,青蒜粒30克。
調料:蔥白8克,泡辣椒末10克,郫縣豆瓣20克,精鹽1小匙,味精2br5小匙,醬油1br2小匙,料酒1小匙,鮮湯100克,水澱粉10克,植物油30克。
做法詳解:
1將豆腐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用開水鍋汆一遍,瀝幹水。2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放入豬肉末炒散,加郫縣豆瓣、蔥白粒、泡辣椒末、筍末,煸炒,加入料酒、醬油、鮮湯、豆腐燒開,移小火燜燒入味,加入青蒜粒、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明油,裝盤即可。
豆腐營養比較豐富,豬瘦肉含蛋白質多,含脂肪少,與豆腐同烹,不僅能促進食欲,而且豐富了蛋白質品種。
翡翠油豆腐
促進骨骼生長的“黃金食譜”
原料:菠菜300克,方塊油豆腐1塊。
調料:蒜末5克,精鹽3br5小匙,味精1br5小匙,植物油30克。
做法詳解:
1菠菜摘除老、黃葉,洗淨然後切段,油豆腐切三角形小塊。2鍋中放入清水適量,置於旺火上燒沸,將備好的菠菜段放在沸水鍋中燙一下,撈出投涼。3洗淨炒鍋重置火上燒熱,倒入植物油,放蒜末、豆腐、菠菜翻炒,加入精鹽、味精調味,炒熟後淋明油出鍋裝盤即可。
以每百克油豆腐為食用單位,其中含蛋白質39.6克,脂肪37.7克,糖11.8克,鈣、磷、鐵的含量分別是191毫克、574毫克和9.4毫克。
香椿拌豆腐
祛風散寒的“黃金食譜”
原料:豆腐2塊,香椿50克。
調料:香油、精鹽各1br2小匙,花椒粒適量。
做法詳解:
1將香椿放碗內,加花椒粒、精鹽(鹹香椿不加鹽),用開水衝燙一下,用碟子蓋上碗口燜幾分鍾,控去水,去掉花椒粒,將香椿擇去老梗,理順,頂刀切成末。2將豆腐每塊切兩片,對角切一刀,成三角形,整齊地碼在盤內。3香椿末撒在豆腐中間,放上精鹽,澆些香油拌勻,稍加點味精,味道會更鮮。
在百克香椿中含蛋白質57~98克,脂肪0.4~1.0克,糖4~7.2克,維生素C56~115毫克。香椿入藥,有祛風、散寒等功效。豆腐與香椿拌肴,可對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和傷寒杆菌等有抑製作用。
雪菜炒豆腐
溫中利氣、宣肺化痰的“黃金食譜”
原料:豆腐1塊,豬肉末150克,雪菜100克,紅椒1個。
調料:蔥、薑末共15克,精鹽2br5小匙,味精1br5小匙,醬油1br2小匙,植物油30克。
做法詳解:
1雪菜用清水或溫水投洗幹淨,除去鹹味,然後切丁,待用。2紅辣椒去蒂、去籽,洗淨,切末。3豆腐切丁,鍋中燒沸清水適量,將豆腐丁放入沸水鍋中汆燙撈出,備用。4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放入蔥末、薑末、紅椒末、豬肉末,再加入雪菜煸炒,加入豆腐丁炒勻,放入醬油、精鹽、味精調味,起鍋裝盤即可。
雪菜,即雪裏蕻的別稱。一般多以精鹽水醃漬後食用。以百克醃雪菜為食用單位,其中含蛋白質2克,脂肪0.1克,糖3.3克,粗纖維1克;微量元素中的鈣含量較多,是250毫克。中醫認為醃漬的雪菜味辛性溫,有宣肺化痰、溫中利氣之功效。
老湯鹵豆腐
生津潤燥的“黃金食譜”
原料:幹豆腐1000克。
調料:精鹽2小匙,味精2小匙,醬肉老湯1500克,植物油1000克(實耗75克),蔥段20克,薑片15克,香油少許。
做法詳解:
1將幹豆腐切成細絲,鍋內放入植物油燒至五六成熱,分次放入幹豆腐絲,炸成淺黃色發挺時撈出,瀝油。2鍋內放入老湯,加上蔥、薑、精鹽、味精調好口味,燒開後離火,放入幹豆腐絲浸泡3小時即可,食用時取出部分淋上香油。
提示:
原料:可換成豆腐皮、豆腐幹,則成鹵腐皮、鹵香幹。
調料:中重加蔥油,則成蔥香鹵幹絲。
中醫認為,幹豆腐味甘淡、性平,具有清肺止咳的作用。此菜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之功效。
炒桂花豆腐
滋陰補血的“黃金食譜”10
原料:山野菜、小冬菇各25克,香蔥少許,豆腐1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