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宋理宗見到奏表心中非常高興,因為邊患是南宋王朝最頭痛的事,還真沒有哪位主帥能夠如此輕鬆地把邊敵入侵趕出境外的。以往人家撤軍,不是要咱們大宋稱臣,就是割地納貢。可是今天賈愛卿統領三軍,威震北疆,真有再造江山之功。於是便加少傅、右丞相之銜召賈似道入朝,並命文武百官列隊到城外迎接凱旋的英雄。賈似道也還真不含糊,臉皮厚到不知羞恥的程度,真的擺出了一副英雄架勢,腿比躲在草叢裏時站得直多了,那雙東南西北四處環顧的小眼睛,此時竟連眼皮都沒抬一抬,也許是眼睛過於疲勞的緣故。
此時的賈似道在宋理宗的眼睛裏,已經是朝中唯一的大功臣。賈似道當然也就假戲真做,以功臣自居。當然,他心裏也非常清楚,那些在鄂州拚死抗敵的將士,知道他是什麼東西。如果要長久保持自己的英雄形象,必須將那些了解內情的人搞掉,也隻有這樣才能穩固自己靠欺騙弄到的權力。尤其在鄂州,高達那些將士使自己出盡洋相,吳潛派自己移防黃州,半路遇敵膽子都差點嚇破,更是不能饒恕。他暗下決心,分頭找機會打擊陷害。
此時他最想陷害的就是高達。在鄂州時,每次高達見他督戰,就當著將士麵奚落他,說:“那個戴高巾的人怎麼能指揮打仗呢?”更讓賈似道不能容忍的是,高達每次同蒙古軍開仗前,一定讓賈似道親自出來慰問才出兵。當時賈似道氣得七竅生煙,但沒辦法,現在他大權在握,怎能不出這口惡氣。他反複要求理宗殺掉高達,但是理宗得知高達在鄂州守衛戰中立了大功,覺得誅殺功臣弄不好會使軍中嘩變,沒有同意,但為了照顧賈似道的麵子,將高達的軍功降到第二位。為了對那些對自己不恭敬的將士進行報複,賈似道便推出了“打算法”,用核實軍費的名義,將一些將軍在抗擊蒙古軍時支取的各種用品,統統算作貪汙,扣上“侵盜官錢”的帽子,進行處罰。有的被革職流放,不少立有戰功的將士沒死在戰場,反倒被賈似道害死。曹世雄、向士壁二位將領,戰功赫赫,卻都被加上侵盜軍餉的罪名貶竄遠處。尤其向士壁被害死後,賈似道仍覺沒出氣,又將其家屬抓起來,逼迫他們繼續償還賠補所謂“贓私”。也有一些抗蒙名將,隻因沒有依附賈似道,也慘遭迫害。
賈似道憑著“蓋世戰功”不斷清除、打擊異己,為自己獨攬大權鋪平道路。此時,左丞相吳潛成了他專權的最大障礙。他在千方百計找機會陷害他,隻有把吳潛從朝中趕走,賈似道才可以主宰南宋小朝廷。
其實,賈似道很早就對吳潛恨之入骨。那次調他防守黃州,他就懷疑吳潛是想借調防之機用蒙古人的手殺他,再加上躲在草地時被蒙軍小部隊嚇破了膽,對吳潛之仇更是不共戴天。從返朝之後,已經開始想辦法報複。但是吳潛為人剛正、直爽,在朝中上下人緣很好,且很有威望,不是隨便找理由就可以整掉他的。賈似道雖然文治武功屬於外行,但整人搞小動作卻是行家。為了達到離間君臣關係的目的,他背地裏唆使黨羽編了一些歌謠。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小蜈蚣,小蜈蚣,盡是人間業毒蟲;夤緣攀附百蟲叢,若使飛天能食龍。”
這首歌謠在南宋京城臨安流傳開來,並且傳入宮中,也飛進了理宗耳朵裏。尤其這“能食龍”更是歹毒,在封建社會中,天子自認是龍,食龍不就是要吃掉皇帝嗎?因此使理宗大生疑心,認為吳潛準備圖謀不軌。但是沒有抓住吳潛的罪證,也不能隨便驅逐大臣。恰在此時,理宗要立忠王為太子,吳潛反對,賈似道覺得這是整垮吳潛的一個機會,便抓住不放,大做文章。
原來理宗有個兒子名叫趙緝,早年夭折,此後再無子嗣。現在理宗已年過半百,便想立弟弟榮王的兒子趙孜為太子。太子的廢立關係重大,不能不征求掌朝大臣的意見。當理宗就此事詢問宰相吳潛時,吳潛卻說:“以臣之見,忠王無陛下之福。”因為這忠王不僅軟弱昏庸,並且還荒淫無度,根本就擔當不起立國大任,如果讓他做皇帝,也隻能是個昏君,立之於國於民都是災難。作為正直的宰相,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為天下百姓著想,便實話實說了。理宗滿心高興地以為,隻要自己和吳潛打個招呼,他一定會順水推舟,表示同意,然後借著抗蒙勝利之時舉行個儀式,把太子也就算立了。哪知吳潛不知好歹,竟表示反對,理宗聽罷勃然大怒,說:“那你認為誰可以做太子?”吳潛想了想那幾位王子,覺得沒有一個可以立為太子的,便沒再作聲。這使理宗更加氣憤。
賈似道聽說了這些事後,急忙跑進宮中,他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主動建議理宗早立太子,並積極推薦忠王趙孜,說他如何賢德,足以擔當大任。私下裏又指使言官上疏彈劾吳潛,說:“冊立忠王,足慰眾望,潛獨倡為異議,居心殆不可向。”這使理宗又聯想起那些歌謠,確定吳潛另有圖謀,便下詔罷免了吳潛宰相之職。不久,立忠王為太子。
正當南宋小朝廷在熱烈慶祝抗蒙大捷,論功行賞之際,忽必烈早已回蒙古,在諸王的擁立下建立了元帝國,登上帝位。之後,立即派使者郝經來與宋朝議事,一方麵通知忽必烈已登帝位,另一方麵是來索取歲貢,履行與賈似道在鄂州簽訂的和約。他先到了宿州,派副使詢問進京的日期。邊庭立即上報,說元朝使臣郝經詢問入京日期,賈似道聞知暗暗叫苦。他似乎忘了自己的大功是靠向元軍卑躬屈膝所得,正在讓黨羽、無聊文人廖瑩中等人撰寫歌頌自己豐功偉績的《福華編》。正是有這殺元兵100多人、私定和約的功績,自己得以獨攬大權,黨羽隨著飛黃騰達,怎能不大加頌揚呢?此時邊庭來報,使他如同做了一場噩夢,出了一身冷汗。如果郝經入朝,一切都會真相大白,自己騙來的這一切,也就付諸東流了。他立即派人加以阻止,但郝經已經三次致書樞密院,弄不好事情便會暴露。情急之下,他隻好委屈郝經了,派人秘密將郝經囚禁起來。總算平息了這件事,但他還不放心。他怕宮廷中有人對此事略知一二,便把閻妃的親信董宋臣及黨羽從宮廷中清理了出去。這些人靠閻妃的關係在宮中作威作福,也幹盡了壞事,把他們清出朝廷,人們拍手稱快,以為賈似道為朝廷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們哪裏知道,這些人本是一丘之貉,隻是為了掩蓋更大的罪惡,才驅逐了這些小惡。緊接著,賈似道又培植了一大批自己的黨羽爪牙,讓他們充任各種要職。這樣一來,他便真正控製了朝廷,牢牢把大權握在了手中。那宋理宗已年過六十,不理朝政,整天花天酒地地在後宮鶯歌燕舞,國政也就由賈似道一人操縱了,幾乎形成了人們隻知有賈丞相而不知有宋理宗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