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亂世賢相,壯誌難酬(1 / 3)

至元五年秋天,順帝到上都巡幸,伯顏正好也出門在外,脫脫和世傑班、阿魯計劃在伯顏回來時將其拒於東門外,以奪其相權。但由於雙方力量相差懸殊,隻好作罷。恰在此時,發生了範孟矯詔殺省臣一案,經過追查,廉訪使段輔也被牽連進去。伯顏於是大耍淫威,對三台大臣說,以後不準漢人當廉訪使。奸臣別兒怯不花此時任禦史大夫,他最善見風使舵,雖然伯顏在朝中橫行無忌,權傾朝野,但很多大臣對他義憤填膺。別兒怯不花怕人們說他阿附伯顏,便裝病不上班,因此伯顏給皇上的奏章便被壓了下來。伯顏急三火四在催,監察禦史忙去找脫脫,脫脫說:“別兒怯不花的職位比我高,而且是掌印官,我怎麼敢專權?”別兒怯不花畏於伯顏的權力,聽脫脫這樣說,心裏很害怕,馬上要出來辦公。脫脫覺得不好阻止,便去找吳直方商量對策。吳直方指點說:“這是祖宗製定的法度,決不可廢,為什麼不先對皇上說清楚。”於是脫脫便把情況報告了順帝。等奏章上來時,順帝根據脫脫的意見,說漢人任廉訪使是祖宗定的,不能廢除。伯顏已經知道這是脫脫的意見,便在順帝麵前發起火來,根本不顧及君臣禮儀。他憤憤地說:“脫脫雖然是我侄子,但他在心裏袒護漢人,必須嚴加懲治。”順帝隻好解釋說:“這都是我的意見,與脫脫無關。”伯顏雖然囂張,但對皇帝他還不敢太放肆。事後順帝氣得向脫脫哭訴,並流露出堅決斥逐伯顏的意思。於是脫脫找世傑班和阿魯商議,準備在伯顏入朝時將他抓獲。但此計劃讓伯顏看破,產生了懷疑,於是增加了兵衛,計劃也隻好告吹。

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曆史的規律。至元六年二月,伯顏請太子到柳林打獵,就在他們縱馬追趕獵物之時,怎麼也不會想到垮台的日子到了。在朝中,脫脫、阿魯等人正在策劃,用所掌握的部隊和皇宮衛隊抗拒伯顏。晚間,順帝親臨玉德殿,召集近臣汪家奴等出午門聽命,又讓楊瑀等人草擬詔書,列數伯顏罪狀。一切都布置妥當時,順帝命中書平章政事隻兒瓦歹齎到柳林送詔書。當伯顏急忙騎馬回到京城時,天色已蒙蒙亮了。伯顏見脫脫坐在城門上,不禁大怒,準備下令衛兵攻城。脫脫對城下喊道:“皇上有旨,隻驅逐丞相一個人。”那些衛兵平時懼怕伯顏,那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此時皇帝下詔逐他,大權盡失,衛兵們紛紛散去。伯顏喝止不住,見大勢已去,隻好向南逃走。伯顏集團從此瓦解。

在清除伯顏集團後,脫脫於至正元年出任中書右丞相。這位年僅20歲的青年丞相,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此時他熱血沸騰,恨不得一下子把朝中腐敗的惡習改變過來,重振朝綱。脫脫上任後即更改伯顏時的舊政,重新恢複了科舉取士法,恢複了太廟四季的祭祀活動,還昭雪了伯顏所製造的一些冤案。同時還開馬禁,減少鹽額,蠲除拖欠的賦稅。還開經筵,挑選德才兼備的儒臣為皇帝講經。他采取的一係列新政,受到了朝野內外的普遍讚同,人們都稱他為賢相。

至元五年秋天,順帝到上都巡幸,伯顏正好也出門在外,脫脫和世傑班、阿魯計劃在伯顏回來時將其拒於東門外,以奪其相權。但由於雙方力量相差懸殊,隻好作罷。恰在此時,發生了範孟矯詔殺省臣一案,經過追查,廉訪使段輔也被牽連進去。伯顏於是大耍淫威,對三台大臣說,以後不準漢人當廉訪使。奸臣別兒怯不花此時任禦史大夫,他最善見風使舵,雖然伯顏在朝中橫行無忌,權傾朝野,但很多大臣對他義憤填膺。別兒怯不花怕人們說他阿附伯顏,便裝病不上班,因此伯顏給皇上的奏章便被壓了下來。伯顏急三火四在催,監察禦史忙去找脫脫,脫脫說:“別兒怯不花的職位比我高,而且是掌印官,我怎麼敢專權?”別兒怯不花畏於伯顏的權力,聽脫脫這樣說,心裏很害怕,馬上要出來辦公。脫脫覺得不好阻止,便去找吳直方商量對策。吳直方指點說:“這是祖宗製定的法度,決不可廢,為什麼不先對皇上說清楚。”於是脫脫便把情況報告了順帝。等奏章上來時,順帝根據脫脫的意見,說漢人任廉訪使是祖宗定的,不能廢除。伯顏已經知道這是脫脫的意見,便在順帝麵前發起火來,根本不顧及君臣禮儀。他憤憤地說:“脫脫雖然是我侄子,但他在心裏袒護漢人,必須嚴加懲治。”順帝隻好解釋說:“這都是我的意見,與脫脫無關。”伯顏雖然囂張,但對皇帝他還不敢太放肆。事後順帝氣得向脫脫哭訴,並流露出堅決斥逐伯顏的意思。於是脫脫找世傑班和阿魯商議,準備在伯顏入朝時將他抓獲。但此計劃讓伯顏看破,產生了懷疑,於是增加了兵衛,計劃也隻好告吹。

但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曆史的規律。至元六年二月,伯顏請太子到柳林打獵,就在他們縱馬追趕獵物之時,怎麼也不會想到垮台的日子到了。在朝中,脫脫、阿魯等人正在策劃,用所掌握的部隊和皇宮衛隊抗拒伯顏。晚間,順帝親臨玉德殿,召集近臣汪家奴等出午門聽命,又讓楊瑀等人草擬詔書,列數伯顏罪狀。一切都布置妥當時,順帝命中書平章政事隻兒瓦歹齎到柳林送詔書。當伯顏急忙騎馬回到京城時,天色已蒙蒙亮了。伯顏見脫脫坐在城門上,不禁大怒,準備下令衛兵攻城。脫脫對城下喊道:“皇上有旨,隻驅逐丞相一個人。”那些衛兵平時懼怕伯顏,那是因為他手中有權,此時皇帝下詔逐他,大權盡失,衛兵們紛紛散去。伯顏喝止不住,見大勢已去,隻好向南逃走。伯顏集團從此瓦解。

在清除伯顏集團後,脫脫於至正元年出任中書右丞相。這位年僅20歲的青年丞相,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此時他熱血沸騰,恨不得一下子把朝中腐敗的惡習改變過來,重振朝綱。脫脫上任後即更改伯顏時的舊政,重新恢複了科舉取士法,恢複了太廟四季的祭祀活動,還昭雪了伯顏所製造的一些冤案。同時還開馬禁,減少鹽額,蠲除拖欠的賦稅。還開經筵,挑選德才兼備的儒臣為皇帝講經。他采取的一係列新政,受到了朝野內外的普遍讚同,人們都稱他為賢相。

然而,革除舊弊,必然要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尤其他年紀輕輕便身居相位,掌握重權,難免會遭到一些人的嫉恨。就在脫脫大展宏圖、勵精圖治的時候,已經有小人在放暗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