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風險和麻煩,說起來真是無奇不有。我們小區的孕婦散步時被鄰居狗咬了,常人當然是要去打狂犬疫苗,可是孕婦不能隨便用藥,這就是憑空而來的麻煩。另外,在懷孕之初體檢時大夫就叮囑,去把牙齒收拾好,智齒拔一拔,齲齒補一補。因為三不五時會見到因為牙齒發炎不能用藥而生不如死的孕婦,牙齒不一定會發炎,但這就叫降低風險。更加上國內現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知道是有經濟利益推動,還是因為人口密度大,居住環境複雜,養寵物的習慣和禮儀也沒有形成。總之對於寵物,養也可以,最好是不養。人獲取信息的傾向性不言自明。假如你反對寵物,那些寵物傷人的信息會源源不斷被你吸收,更加鞏固你的意見;假如你很愛寵物,那些關於寵物的安全性和優點的文章也會一再被你提及,來捍衛或者推廣有寵物的生活;而中間人群則階段性地東倒西歪。

生了孩子再想養寵物,阻力似乎就更多了。我聽到的說法,不單有存在弓形蟲的可能性這樣的老生常談,更有小朋友對寵物毛發過敏、被咬傷抓傷事件。倒不多嚴重,但總得消毒、包紮、打疫苗這一趟折騰。更實際的說法是,寵物也需要花精力照顧,照顧一個祖宗不夠,你還得照顧倆,快拉倒吧!而我最喜歡的、也最得我心的說法是:“你快別作孽了,孩子的手別提多閑了,平地還要給你起三尺浪呢,你弄個貓狗回來,揪尾巴抓胡須扽爪子摳眼珠,三天就被他玩死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則說:“十一個月養太早了,過了三歲再說吧。”

每個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寵物給人的慰藉是人力所不及的。在我單身和獨居的年月裏,我在家裏養了很多零碎東西,光是花草,前後就有三十幾盆。因為宅,所以我沒敢買狗,而是選擇了同樣宅的貓做伴。另外,也養過魚、小倉鼠、烏龜、魚、鳥。這些小東西我都不覺得特別難伺候,無非就是操點心。可是現在都顧不上了。花草盆子放在地上,兒子是一定要去摳土拔葉子地塞嘴裏的,如果搬得動,是一定要給原地撂倒的,這都是口欲期的孩子典型的行為,不能怨他。但是,我得想方設法把花草們移居高處。魚缸當然也得放高,換個水也得等他睡著了或者在別的屋,做賊似的迅速搞定。否則他一定繞在腿中間,這個要看那個要看,嗚嗚嗚地發表意見,牽絆得很。

孩子越大生活就越能恢複常態,他會漸漸地對這些東西失去興趣。因為在他得知觸感、味道和原理之後,那些東西的神秘感和新奇感就消失了。漸漸地,他會往戶外去探索更大的活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被慢慢改變了。

我現在的習慣放在一年前根本無法想象,晚上九點就上床睡覺,早上五點半就起床,伺候好孩子,七點就坐下抓緊幹正事。東西隨手放回原位,因為孩子的手特別快,一不留神就不知道他又把什麼抓嘴裏去了。小瓶子小蓋子都擰緊,都封嚴實,抽屜全部上了安全鎖,浴室門一定要進出隨手關,否則他一定進去撈馬桶的水來舔。易碎品放高處,藥品放高處,花草放高處,電腦手機放高處,插線板放高處,成人食品放高處,連垃圾桶都放高處——否則一眼看不到他就興致勃勃地像洪七公一樣在翻垃圾,吃飯時熱湯熱菜瓷器碗盤都靠中間放——擱桌子邊他能給你伸手拽下去。最要命的是打掃衛生。現在他能站起來走還好了,當年他還隻能爬的時候我恨不得每天水洗兩遍地板。這種瑣瑣碎碎、沒結沒完、處處留心的生活日複一日,女性就這樣被訓練出來了,她不得不擅長精細動作和細微觀察了。

這種風險和麻煩,說起來真是無奇不有。我們小區的孕婦散步時被鄰居狗咬了,常人當然是要去打狂犬疫苗,可是孕婦不能隨便用藥,這就是憑空而來的麻煩。另外,在懷孕之初體檢時大夫就叮囑,去把牙齒收拾好,智齒拔一拔,齲齒補一補。因為三不五時會見到因為牙齒發炎不能用藥而生不如死的孕婦,牙齒不一定會發炎,但這就叫降低風險。更加上國內現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知道是有經濟利益推動,還是因為人口密度大,居住環境複雜,養寵物的習慣和禮儀也沒有形成。總之對於寵物,養也可以,最好是不養。人獲取信息的傾向性不言自明。假如你反對寵物,那些寵物傷人的信息會源源不斷被你吸收,更加鞏固你的意見;假如你很愛寵物,那些關於寵物的安全性和優點的文章也會一再被你提及,來捍衛或者推廣有寵物的生活;而中間人群則階段性地東倒西歪。

生了孩子再想養寵物,阻力似乎就更多了。我聽到的說法,不單有存在弓形蟲的可能性這樣的老生常談,更有小朋友對寵物毛發過敏、被咬傷抓傷事件。倒不多嚴重,但總得消毒、包紮、打疫苗這一趟折騰。更實際的說法是,寵物也需要花精力照顧,照顧一個祖宗不夠,你還得照顧倆,快拉倒吧!而我最喜歡的、也最得我心的說法是:“你快別作孽了,孩子的手別提多閑了,平地還要給你起三尺浪呢,你弄個貓狗回來,揪尾巴抓胡須扽爪子摳眼珠,三天就被他玩死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則說:“十一個月養太早了,過了三歲再說吧。”

每個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寵物給人的慰藉是人力所不及的。在我單身和獨居的年月裏,我在家裏養了很多零碎東西,光是花草,前後就有三十幾盆。因為宅,所以我沒敢買狗,而是選擇了同樣宅的貓做伴。另外,也養過魚、小倉鼠、烏龜、魚、鳥。這些小東西我都不覺得特別難伺候,無非就是操點心。可是現在都顧不上了。花草盆子放在地上,兒子是一定要去摳土拔葉子地塞嘴裏的,如果搬得動,是一定要給原地撂倒的,這都是口欲期的孩子典型的行為,不能怨他。但是,我得想方設法把花草們移居高處。魚缸當然也得放高,換個水也得等他睡著了或者在別的屋,做賊似的迅速搞定。否則他一定繞在腿中間,這個要看那個要看,嗚嗚嗚地發表意見,牽絆得很。

孩子越大生活就越能恢複常態,他會漸漸地對這些東西失去興趣。因為在他得知觸感、味道和原理之後,那些東西的神秘感和新奇感就消失了。漸漸地,他會往戶外去探索更大的活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被慢慢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