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1 / 3)

首先,老好人之平生所願,實在是平凡、平常、平庸之至,既無效聖賢之願,又無做英雄之膽,當然也不存強梁、流寇之禍心。平凡若此,怎又會惹人注目起來呢——譬如那獨享的稱號竟廣泛並恒久地傳揚?想來原因約在:不知自何日始,眾多人定的真理與正義紛紛強大並呈敵我之勢,遂令膽識俱乏的凡夫俗子們常陷迷惘與懼怕,隻好以孱弱的笑臉左右支撐(逢迎);這便惹得“好人”和“壞人”都看他們是另類,因而雙方的意見於此竟難得地統一起來:加個“老”字給他們吧,以示區分。

至此有了三個問題:1.無論是“好人壞人都說你好”,還是“好人壞人都看他們是另類”,這“好人”與“壞人”先要由誰和根據什麼來認定?2.那個“老”字,何故偏偏是加在了“好人”而不是“壞人”的頭上呢——比如“老壞人”?3.老好人的愧笑,愧於何因?這些問題容後再想。

還有個問題:是軟弱的本性使得老好人立場不明呢?還是生性不喜歡門門派派、更弄不大懂種種主義,才造成了老好人的軟弱?這也先不管他吧,隻問:老好人的信奉是什麼?別說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行徑都必有其信奉的支撐。撥開重重迷障,或掘開層層愧笑去看其深處的埋藏,你會發現,老好人惟本能地傾向著一個自明的——但並非是說他自己早已明晰的——真理:愛。比如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夫妻或戀人之愛,總之是親人之愛。這樣的愛狹隘嗎?好吧,就算仍難免有些狹隘,可一切偉大的愛難道不是由此發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一聖賢之言不單道出了愛的博大,也道出了愛之涓細的源頭。我不信,連至親至愛都可以凜然棄之者,能有什麼偉大的愛。

我屢屢設想過叛徒的處境與原由,有些比較容易甄辨曲直,從而取舍歸棄也自明朗,但更多的卻是迷蒙晦暗——觀其情也真,察其心也善,然其處境卻是進退維穀;即便讓我這局外人冷靜地選擇——愛吾愛以及人之愛,危吾危以及人之危——也仍是百思難取所歸。故常自暗謝天地——謝那個任誰也拿捏不準的偶然性,慶幸著危難未臨於我,否則就怕於某史猶豫之際,這世上早又多出了一個叛徒。

唉唉,一切理論之於實際都太蒼白,一切理性之於真正的疑難都太無奈,很多時候我們隻有仰天祈禱,而難有實際作為。

祈禱什麼呢?那就先得問:真正的疑難是什麼?

比如《安提戈涅》。安提戈涅要違背國王“按律法與正義”所頒布的命令,去埋葬她的一個哥哥,但這樣,她就會跟她這個哥哥一樣成為城邦的叛徒。妹妹伊斯墨涅勸她:“你這樣大膽嗎,在克瑞昂頒布禁令之後?”安提戈涅回答:“他沒有權力阻止我同我的親人接近。”妹妹再次提醒姐姐這樣做的可怕後果,而後說:“我們處在強者的控製下,隻好服從這道命令。”姐姐說:“(那)你就藐視諸神所珍視的東西吧。”伊斯墨涅說:“我並不藐視諸神所珍視的東西,隻是沒有力量和城邦對抗。”安提戈涅說:“你可以這樣推托……(但)我會恨你,死者也會恨你……讓我和我的魯莽為擔當這件可怕的事而受苦吧,我不會遭受比卑賤的死更可怕的事情了。”最後,妹妹伊斯墨涅對姐姐安提戈涅說:“如果你想去(做)的話就去(做)吧,你可以相信,你這一去雖是魯莽,你的親人卻認為你是可愛的。”

首先,老好人之平生所願,實在是平凡、平常、平庸之至,既無效聖賢之願,又無做英雄之膽,當然也不存強梁、流寇之禍心。平凡若此,怎又會惹人注目起來呢——譬如那獨享的稱號竟廣泛並恒久地傳揚?想來原因約在:不知自何日始,眾多人定的真理與正義紛紛強大並呈敵我之勢,遂令膽識俱乏的凡夫俗子們常陷迷惘與懼怕,隻好以孱弱的笑臉左右支撐(逢迎);這便惹得“好人”和“壞人”都看他們是另類,因而雙方的意見於此竟難得地統一起來:加個“老”字給他們吧,以示區分。

至此有了三個問題:1.無論是“好人壞人都說你好”,還是“好人壞人都看他們是另類”,這“好人”與“壞人”先要由誰和根據什麼來認定?2.那個“老”字,何故偏偏是加在了“好人”而不是“壞人”的頭上呢——比如“老壞人”?3.老好人的愧笑,愧於何因?這些問題容後再想。

還有個問題:是軟弱的本性使得老好人立場不明呢?還是生性不喜歡門門派派、更弄不大懂種種主義,才造成了老好人的軟弱?這也先不管他吧,隻問:老好人的信奉是什麼?別說沒有,任何引人注目的行徑都必有其信奉的支撐。撥開重重迷障,或掘開層層愧笑去看其深處的埋藏,你會發現,老好人惟本能地傾向著一個自明的——但並非是說他自己早已明晰的——真理:愛。比如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夫妻或戀人之愛,總之是親人之愛。這樣的愛狹隘嗎?好吧,就算仍難免有些狹隘,可一切偉大的愛難道不是由此發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一聖賢之言不單道出了愛的博大,也道出了愛之涓細的源頭。我不信,連至親至愛都可以凜然棄之者,能有什麼偉大的愛。

我屢屢設想過叛徒的處境與原由,有些比較容易甄辨曲直,從而取舍歸棄也自明朗,但更多的卻是迷蒙晦暗——觀其情也真,察其心也善,然其處境卻是進退維穀;即便讓我這局外人冷靜地選擇——愛吾愛以及人之愛,危吾危以及人之危——也仍是百思難取所歸。故常自暗謝天地——謝那個任誰也拿捏不準的偶然性,慶幸著危難未臨於我,否則就怕於某史猶豫之際,這世上早又多出了一個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