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業生產方式具備農村小塊土地所有製無法比擬的優勢,因為城市克服了農村那種生產的分散和效益低下的弊端。“城市已經表明了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這個事實;而在鄉村則是完全相反的情況:隔絕和分散。”城市因人口、資源等方麵的集中優勢進而產生了它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麵的優勢,城鄉之間的差別隨之拉開,尤其是城市與農村在經濟上的差別。馬克思認為,城市與農村在經濟上的差別又體現為工業與農業在效益上的差異,祖祖輩輩生活在農村的農民就會自然地走到生產率高的地區即城市去生產、生活、延續後代。就這樣,城市與農村的利益勢差必然引起農業資源向城市流動,如人口、資本向城市的集聚和集中,加速了農村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麵的優勢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即近代大工業生產的推拉作用而實現的。對此,馬克思指出:“大工業在農業領域內所起的最革命的作用,是消滅舊社會的堡壘——‘農民’,並代之以雇傭工人。因此,農村中社會變革的需要和社會對立,就和城市相同了。最陳舊和最不合理的經營,被科學在工藝上的自覺應用代替了。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原始的家庭紐帶,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撕斷了。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同時為一種新的更高級的綜合,即農業和工業在它們對立發展的基礎上的聯合,創造了物質前提。”也就是說,大工業衝擊了傳統農村經濟關係的紐帶,使農村的生產要素在新的生產關係上得到整合,這種新的更高級的生產關係就是比農村那種小土地所有製更高級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這種新的更高級的生產關係的載體就是城市生產關係,而城市生產關係的孕育過程就是城市化的過程。大工業生產在推動和整合新的生產關係過程中,產生了“推力”和“拉力”的相互作用:“推力”,就是機器大生產推動了農業的生產發展,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同時產生了農村勞動力的剩餘和向城市的轉移;“拉力”,就是機器大工業在城市的發展,提高了城市對農村人口的吸引力,也使農村勞動力流向城市。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促使農村大批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個轉移,既是人口數量的遷移,也是農村資源、資金等的流入。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不僅在經濟上處於絕對優勢,而且在政治、文化、思想上處於優勢,城市成為人類經濟活動的中心。
3.城市蘊藏的巨大規模經濟使城市化成為現實
從經濟學角度看,城市化的過程就是經濟利益從農村到城市的聚集過程。由於資本、勞動力緊密地聚集在狹小的空間中,產品的生產、運輸、分配都集中在較近的空間中,這大大提高了商品生產的效率,也便利了人們的大量消費。由於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集聚利益,大批農村勞動力在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利潤和社會財富,資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力就更加強勁。工業化過程中,“遷移能給工人帶來‘經濟上的益處’,因為他們所去的地方工資較高,在那裏當雇工的境況較有利。”所以,出於經濟的考慮,農民被迫從農村遷到城市,但不一定成為城市居民。
城市相對於農村具有比較利益。農業相對於二、三產業是一種比較利益較低的產業,所以農業內部的資金和勞動等生產要素必然向非農部門流動。隨著經濟發展,勞動會在三次產業之間重新分配,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伴隨各種生產要素由分散到集中、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產業結構也表現為由農業向非農業,由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資本密集型轉變。隨著第三產業的加速發展,城市化也將在比較利益的驅動下加速發展。城市內第二、三產業產生的規模經濟效益和聚集經濟效益表現出巨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