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轉移人口受教育權利保障問題(3)(2 / 3)

7、學校體育課和音樂課開設情況

由於經濟條件的限製,6所打工子弟學校為了節省開支,均缺乏音體美、信息、心理教師,而且開課情況混亂,教學質量很低,因為缺乏相應的培訓,新課程理念與教師的距離很遙遠,素質教育無從談起。

案例二——北京市大興區新世紀學校

(1)軟件方麵

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新世紀學校,是一所農民工打工子弟學校。該校有706名農民工子女在讀,老師人數為26人,其中之前曾從事過教育教學事業者(鄉村民辦教師、公辦教師或退休教師)共計19人,從師範院校或大學裏新招共7人。學校的一切辦學經費,像辦公用品、教學用品、書本費用、學校建設,包括教師工資,都出自學生學費。教師工資(行政人員除外),最高為月薪780元,最低為620元。

(2)硬件方麵

新世紀學校學校北麵是一個小煤廠,南麵是居民宅,西麵是一條公路,東麵是一條鐵路,噪音四起,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學校也毫無綠化可言,由磚塊鋪成的操場麵積狹小。同時,校舍是原來某工廠的廠房。教室狹小擁擠,設備簡陋:將一塊用墨汁染黑的木板釘在牆上就成了所謂的黑板;桌凳更是破爛不堪,高高低低,橫七豎八;另外,教室裏連電燈都沒有,經常連用電都成困難。教師幾人共用一間的宿舍,陰暗潮濕,通風條件很差……廁所是砌起來的露天廁所,環境極差。

學校沒有專門的圖書館,而學校所有的為數不多的一些捐贈的讀書都擺放在一個小小的書架上,到了假期就轉移到學校辦公室。七百多名師生中絕大部分在學校吃午飯,少數離校較近者回家吃飯。學校沒有餐廳,學生盛了飯後都端在教實裏趴在桌子上吃。而飯菜質量、衛生狀況也不容樂觀。學校沒有任何的體育設施或器材,體育課無法正常開展,上課時集合一下,然後就是自由活動。

有兩名支教誌願者先後兩次來過該校,寫的支教日記摘錄如下:

我知道打工子弟學校的條件不好,但我看到的學校沒想到會這麼不好。漫天飛舞的黃沙;轟隆隆的火車就在校圍牆外,可以說是貼著圍牆的;老師的辦公桌就安在狹窄的教室裏,普通老師似乎沒有辦公室的;學校裏隻有兩排房子當作教室,沒有可以活動的操場;各班的教室上麵是相通的,沒有任何的隔音效果;一群在地上抓石子玩不知名的遊戲的孩子;孩子們爭先恐後搶著水龍頭喝水……看了這些,都讓我們心酸,原來奢靡的北京城裏竟然還有這樣的地方,而這個地方竟然是我們進行中小學義務教育的地方!原來繁華的北京城竟然還有這樣一群人,孜孜不倦求學而連基本校舍都沒有的進京務工人員的孩子!本都是中國公民,可以擁有名正言順的免費義務教育機會,而他們似乎被遺棄在這個範圍之外。

雖然第一次支教給我帶來的是無比的沉重,但我依然懷著同樣熱情的心去迎接那些熱情的孩子。

然而,到達目的地時看到的景象卻令我們目瞪口呆:上次的校舍已經被夷為平地,周圍是和上次一樣的破敗!而我們到達之前卻沒有聽說過校舍已搬遷的消息!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動蕩”?!我的心像是被猛澆了一盆涼水……

我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尋找學校所在地,終於在精疲力竭之時打聽到了具體地址。等了一會兒有輛小“麵的”來接我們了,我們慶幸當天不是所有誌願者都到,否則我們坐在如此狹窄的車裏會被烤熟的!

汽車把我們帶到了一個更加荒僻的地方,還好校園外麵和裏麵的環境不是很差。然而教室的環境卻大不如前。我所在的四年級一班和四年級二班之間僅僅隔著一層薄薄的、幾乎沒有隔音效果的牆壁,兩個班之間互相幹擾;課堂秩序難以維持……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同學當中做一份調查問卷時,問卷中涉及到一個問題:看到教室白天開著燈,會不會主動關掉?同學問我,教室沒有電燈,這道題該怎麼答?!我抬頭看看,教室僅有的電器是尚未被允許運轉的電風扇!教室的簡陋程度可見一斑!這次來,我第一次接觸二班的同學,我給他們講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讓他們說出三角形的分類時,有人堅持全等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我一再糾正,可是他們卻堅持自己的已獲得的知識,這其中反映出的包括老師素質在內的種種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去看待呢?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又能做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