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詫異於永琮對福爾泰無條件的信任,但是卻並不想倚老賣老地鉗製少年皇帝施政。自古以來,外戚專橫的,從來就沒有過好下場。如今富察家站得已經夠高了,再進一步,就危險了。傅恒很聰明地守著自己的本分,水師這一塊他本就不擅長,而自己的嫡子已經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了,他也很是欣慰了。然而叫他吃驚疑惑的,卻是福爾泰的作為,他明明也是在陸地長大的,明明從未接觸過海戰,然而對於訓練水兵,卻顯得駕輕就熟,而且通過他的那種方法選□的什麼“海軍陸戰隊”,經過了他那種種近乎刁難的訓練後,戰鬥力驚人,和普通的八旗子弟兵比起來,以一敵十不再隻是神話。
皇帝換人做,福爾泰等穿越眾人,再也不需要考慮上位者對他們的忌憚,不需要擔心自己表現得太過優秀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在永琮的支持下,簡直就像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不過好在還知道不能表現得太過異常,否則在這個仍然相信鬼神之說的年代,搞不好就要被當做異端處置了。
北洋水師招收士兵的條件很優渥,因為永琮在水師建設上,很舍得投銀子,隻因為永琮成立了一個遠洋貿易司,薛蝌成了這個部門的負責人,大筆大筆地賺進金錢,除了留下周轉的,其他的全部投入到了水師的建設中。
不是沒人反對永琮將“低賤”的商賈抬高成了官員,甚至有人找上永璋,希望通過他來施壓迫使永琮放棄這個“荒唐”的計劃。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被人以為絕對會拖永琮後腿的永璋,對成立“遠洋貿易司”一事,持支持的態度,並且為薛蝌大開方便之門。而最為奇怪的是,永璋如今管著吏部和戶部,這兩個部掌管著朝廷的命脈,按理說皇帝應該將其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無論如何都不該交給永璋這樣一個對他很有威脅的人,但是永琮卻這麼做了,而永璋也這麼受了,在所有人猜疑著什麼時候兩人之間會爆發決裂的矛盾時,他們倒似沒事人一般,照常做著他們該做的事情,無比的矛盾,又意外地和諧。
因為北洋水師招兵條件優渥,又說了在服役滿五年之後,可以領著豐厚的獎賞卸甲歸田,故而來應征的百姓還算比較多的,在加上朝廷往南方海邊城鎮招收了一大批人,所以,可以供負責招兵的福爾泰篩選的餘地很大。
招兵的過程,都是按照福爾泰的一套標準來的,身份、地位自然是忽略了的,隻注重身體素質、戰鬥素質,雖然他也很想招點兒有文化的,可這年頭,讀書人就少有肯當兵的,而當兵的,幾乎都是大字不識一個,若能認得自己名字怎麼寫,就可以算是不錯的了,幾乎全是文盲。福爾泰很是著急,可這種全民教育的事情,他急也沒用,隻能把這情況反映給永琮,交給永琮去處理,其他的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隻能在訓練之餘,找人來給這群大兵們上個課,識得幾個字罷了。
在教育的問題上,永琮是絕不會忽視的,但是以如今大清朝廷的財力,全民義務教育,根本不可能即刻實行。不過永琮還是決定要試點先開辦一個八旗子弟大學堂,先把八旗子弟都歸攏到一處,讓他們學點東西,能夠各展所長最好,便是不能,也得讓他們有所作為,免得整日裏鬥雞走狗,不僅不能夠產生價值,反而製造出一大堆的麻煩來。永琮到底不是正宗的滿人,可不會覺得無條件地養著這些所謂的八旗子弟是他的義務和責任。
永琮把這辦學堂的事情,交給了永瑢來做。永瑢得了這等任命,倒是頗為驚喜的。
自古皇帝多猜疑,尤其是對自己的兄弟,而且永瑢又是永璋的弟弟,而永璋,更是曾經有過和永琮爭皇位的苗頭,永瑢本以為,這輩子在永琮的手底下,他就安心地修身養性做個逍遙王爺就罷了,如今他是有妻有子的人了,就算為了家人平安,也不會和永琮對著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