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學點求人辦事的技巧(1)(1 / 3)

一個人想成大事,是離不開其他人的幫助的,但如果當你遇到窘況,努力地想求得別人幫助的時候,卻發現笨嘴拙舌、無從下手,這時就真的該學一點求人辦事的技巧了。

1.求人辦事,遵循“投桃報李”的雙贏原則

如果一個人說,他的朋友對自己非常好,那麼不用問,首先他對朋友也一定非常好。因為感情也是講究禮尚往來的,這就是“投桃報李”的道理。 而如果你要求人辦事,就更是要堅持“投桃報李”的雙贏原則了。

求人辦事也是一種感情的雙向交流,真正的感情隻能在禮尚往來、投桃報李的基礎上產生和增進。如果一方以拳腳相加威脅對方做某事,那麼對方即使答應幫忙,也一定不會真心幫助你。

一位客戶走進張良所在的辦公室,問誰願意幫他一個忙,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當時,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大家剛剛約好一起去看球賽的。所以,都忙著收拾東西,一時沒有人應聲。

張良站起來表示願意留下來幫助他,做完工作後,客戶問張良應該付他多少錢。張良說:“隻是幫忙而已,錢的事情不需要談的。”客戶硬要塞給他300元,張良推辭了。

後來,張良因故離開公司,到那位客戶的公司求職,那位客戶便聘用了張良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以前高出2000多元。

可見,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曾幫助過別人,別人一定會記得你的好,在必要的時候幫助你。所以,求人辦事前,我們應該先在心裏想一想,自己擁有什麼東西是別人缺少或者需要的?別人擁有的什麼東西又是自己缺少或者需要的?如果能達成雙贏的結果,那麼辦事效果必定是皆大歡喜。

例如,你今天開辦公司手頭緊,我借給你3萬元錢。而兩年後,我要買房子錢湊不夠,你的公司已經入了正軌,自會看在當初創業的時候我慷慨相助的分上,毫不猶豫地給我送來了急需的5萬。

要求人辦事,我們就要先為自己儲蓄求人辦事的砝碼,這個砝碼就是我們對別人的幫助,或者我們具有別人在未來利用的價值。比如,你幫助一個電視台的朋友潤色稿子,會想也許某一天,我能借他的“光”上電視呢。比如,你幫助一個學會計的朋友解決生活困難,也許你會想以後我開公司了,他能幫我做賬呢。我們如此想,別人心裏自然也會加以權衡。

一位著名大學的教授,在一個國際會議上,認識了一所國外著名學校的一個博士生。雖然當時他比那個博士生地位高得多,博士生在這種會議上隻是小角色,但他沒有輕視對方,反而很欣賞其好學的勁頭和那些略顯幼稚的觀點中流露出的智慧,很高興地和對方交談。

後來這位教授還花費不少錢和關係為這位博士聯係實習的地方。這名博士生畢業之後發展很快,沒幾年就成為某個著名實驗室的負責人之一,後來他到中國找合作夥伴時,就直接找到了曾經幫助過他的教授,合作在該高校成立了一個規模很大的研究中心。

求人與被人求,是一筆人情債,雖然不好算清,但必定是相互依存的。這不是唯利是圖,而是投桃報李的效應,你幫我,我幫你,如果沒有彼此的需要,那麼兩個人的關係不會維護太久。兩個人的關係從來都是建立互相的付出上,而不是單方麵的付出,就連夫妻也是如此。因為人是情感動物,需要彼此的互愛互助,既然是以情感為基礎,那麼就切不可像自由市場做生意那樣赤裸裸地,一口一個“上次我幫了你的忙,這次你無論如何也要幫幫我。”或者“這次你幫我,下次我一定幫你。”忽視了感情的交流,會讓人興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維持不了多久。

如果我們既沒有一點被別人利用的價值,或者幫助別人的可能性,那麼,求人辦事的成功率微乎其微。讓我們來看一則小故事:

一個人死了,天國的導遊帶著那個人去參觀了天堂和地獄。那人看到地獄與天堂一模一樣。隻是地獄的人比人間的人還要瘦小很多,麵黃肌瘦,骨瘦如柴,而天堂的人卻個個紅光滿麵,健壯如牛。到他們餐廳一看,也沒有什麼兩樣,相同的都是一口大鍋,鍋內是美味佳肴,每人手裏使用的都是一米長的筷子。

終於發現不同了,原來在地獄,用這麼長的筷子夾菜,人人都無法把美味佳肴送到自己的嘴裏,隻好望著美味餓肚皮。而天堂的人卻不像地獄的人那麼自私,他們不用筷子往自己嘴裏送食物,而是往對方嘴裏送。於是你喂我,我喂你,大家都有飯吃!

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禮尚往來,要有來有往,彼此的關係才能持久地維持下去。如果別人這次幫助了你,下次有事求助於你,你有能力幫助,卻找借口推辭了,那麼你下次再找他幫助你,他也多不會答應的。

點評:

要想求人辦事,必須遵循投桃報李的雙贏原則,以事換事。最好的方法是,你先向對方伸出援手。而後,當你需要的時候,向其求助,對方也一定會盡力幫助你的。

2.製作一張 “聯絡圖”,找出能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找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就等於有了成功的資本,借助好人脈構築的關係網辦事,是說話辦事的一門學問,這需要辦事前周密地了解與聯係,精心地編織與運用。所以,如何製作一張“人脈關係聯絡圖”, 就成了在際場中周旋的人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