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學點求人辦事的技巧(1)(3 / 3)

這時,鄭貴妃早已看到表章的內容,見到徽宗的這種表情,便發揮她枕邊風作用,順勢替蔡京說了幾句好話,徽宗便有些回心轉意了。鄭居中了解內情後,也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便晉見徽宗。

居中先進去向徽宗說道:“陛下即位以來,重視禮樂教育,欲行居養等法,對國家和百姓都很有利,為什麼要改弦更張呢?”一席話隻字未提蔡京,隻把微宗的功績歌頌一番,但暗中褒獎的卻是蔡京,因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於肯定了蔡京的正確。徽宗聽了心裏很舒服,終於轉變態度,罷免趙挺之的相位,第二次起用蔡京為相。

抓住主要目標,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對於目標周圍的那些“邊緣閻王”,也要多多花費心思。有時候,即使是上級主管和具體辦多人員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在一些“小人物”的某一環節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節的人不論職位大小,也就變成了解決問題所必須解決的“關鍵人物”。他們往往是求人辦事的關係網中的重要一員,有時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們可以順利地把你送到求人成功的彼岸。

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在學校裏想入黨,可不是好入的,首先,要每個寢室裏選出一名代表,由他們提名,然後班幹、團幹在這些提名裏麵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然後,在班裏黨員間投票表決。

而向彬在上大學的時候,為了將來畢業時好找工作,就想在畢業那一年入黨。可他既不是班幹部,也不是團幹部,在係裏也不擔任職務,校學生會裏更沒他一席之地,怎麼輪,也輪不上他。

於是,向彬為了想入黨,先做各寢室代表們的工作,又請班幹部、團幹部吃飯,當然也沒有忘記給黨員們說好話,許好處。結果他們都對向彬大開綠燈。他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眼看入黨有望,卻因為沒有提前跟班主任套好交情,被班主任一筆“銷了名”。

求遍小鬼,不如靠準閻王。在求人辦事時,也要做到心裏有數,你想辦什麼,就要去托什麼人。這個所謂的人是對你想辦的事起關鍵的作用,是廟裏的主神,是領導。是說一句話,可以抵得別人說十句話的人,對這種神,我們要多磕頭、勤上香,讓他們感動。我們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相反,如果我們去求這種神的手下,如果主神不答應,我們的事情還是無法做成功。

點評:

求人辦事要掌握技巧,“閻王”不高興,啥事也辦不成;相反,隻要“閻王”高興了,“小鬼”再難纏,也不敢和領導對著幹。所以,“求遍小鬼,不如靠準閻王”是所有人不得不明白的道理。

4.求人辦事當練好“忍”功

求人辦事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該有的忍性和毅力,要看清各種利益所在,找準自己的方向,你才能節節攀升,達到目標。

既然有求於人,就難免在別人麵前自覺低人一等,少不了看人臉色,討好別人。求助於別人,並不一定什麼事都水到渠成,對方麵露難色,態度冷淡甚至表示拒絕都是可能的,你千萬不要由此就覺得自己失了麵子,受了侮辱,從而失去了耐心。

在明太祖朱元璋還是起義軍的時候,那是農民起義的初期,由於這些人出身貧苦,沒有文化,目光短淺,各路紅巾軍出現了分裂之勢,當時大家個自結為一派,朱元璋的主帥郭子興也自成一派,兩派在很多問題上談不攏,以致關係緊張,彼此猜疑,甚至有相互攻擊之勢!朱元璋此時知道,隻有顧全大局,各路義軍隻有團結一致,才能打敗元軍,他在分析雙方主帥的性格後,一方麵力勸郭子興隻有團結才有出路,然後又背著郭子興,忍氣吞聲地親自去向其他主帥賠小心,說好話,著意聯絡各路軍的感情,從中利用利益的潛規則遊戲,在盡量突出自己作用的前提下,團結友軍,最終在一定意義上達到了他的目的: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得到了好處!

其實,朱元璋開始創業的時候,在其起義主帥郭子興手下還碰到了很多不順人意的事情,可他每次都能以超乎尋常的耐心去解決它。

曾經郭子興也會懷疑朱元璋的忠誠,就因為郭家其他人嫉妒朱元璋被郭子興重用,每次都在郭子興麵前挑撥離間,導致了朱元璋數次遭受牢獄之災,在牢房裏挨打受餓滋味肯定不好受,但朱元璋還是一聲不吭地忍了下來。

因為朱元璋明白:好事多磨,沒有充足的耐力和持久的信心,是達不到終極的目標。自己要想贏得郭子興的完全信賴,他就隻有一忍再忍,好展示自己的忠誠。最終,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很快便取代了他的位置!

求人辦事當練好“忍”功,好事多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煮豬頭火候要夠,文火慢著熬,豬頭才會熟。求人辦事需要的首先就是一個毅力:忍的毅力,忍到底,堅持到底,總會有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