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3 / 3)

自然,這是中原漢地。而在青藏高原之上,佛教的進入則是在唐初,一方麵自印度本土,另一方麵則是從大唐,佛教兩麵入藏,與當地本有的苯教不斷衝突、融合,漸漸形成了以大乘為主又吸收大量苯教元素的藏傳佛教。到清代,便最終形成了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兩大活佛的轉世製度。

而另一方麵,來自東南亞的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大致於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的雲南地區。保持早期佛教的一些傳統,崇拜佛牙、佛塔、菩提樹等釋迦牟尼的紀念物,又特別重視禪定和早期佛教戒律。因為小乘佛教的深刻影響,西南一些民族的男子幾乎每個人都會在他的少年時代去做和尚,數年後大部分人還俗,一部分則成為終身僧侶。自然,若是你很另類,從未做過和尚,在這些地區是很受鄙視的。

除此之外,再往東去,那便是朝鮮半島和日本,東傳的佛教,在那裏也興旺起來。

首先接觸佛教的,是朝鮮半島北端的高句麗。據記載,第一批僧人進入半島,是在上文講過的前秦苻堅時代;隨後,又有一個來自東晉的僧人抵達高句麗,當時的高句麗小獸林王,還為這個東晉僧人專門建了一座寺廟,叫作伊弗蘭寺。而隨後,另一個來自東晉的僧人則抵達了百濟國。最晚接納僧人的,隻能說是新羅,在此百餘年後,才允許佛教僧侶進入。

但隨後,佛教很快便在半島上迎來了一個黃金時代。幾乎所有的佛教流派都進入了半島,而半島三國也都毫無二致地加以扶持,很多僧人都到大唐來求取佛法,甚至也有人如玄奘一般遠涉印度,如百濟的僧人謙益,曾到過中印度;新羅的僧人慧超,曾踏遍五天竺。

自然,說起來最有名的,還是玄奘的弟子圓測,據說他便是新羅王子,最後在中國圓寂。而新羅本國的佛教發展,也與其他兩國大不相同,走出一條獨特的“護國佛教”路線,甚至由此出現了以佛教彌勒信仰組織訓練而成的“花郎”組織,將忠君愛國、武藝鍛煉等許多要素糅合一處,2016年,韓國便有以此為題材的熱門電視劇上映。

而在此之後,佛教便從朝鮮進入日本。6世紀中葉,百濟聖明王就把金銅釋迦佛像和經論幡蓋贈給了日本,佛教由此東傳。後來一個叫作慧慈的僧人東渡之後,還一度成了日本聖德太子的老師。

而與玄奘有關的,據說是一個叫作道昭的日本僧人,曾侍從玄奘學習法相宗,日後回到日本之後,便開啟了日本的法相宗。

自然,值得大書一筆的,還是稍晚於玄奘的大唐僧人鑒真,大約在公元742年,也就是李林甫口蜜腹劍的年代,日本留學僧人榮睿、普照到達揚州,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理”,為日本信徒授戒。彼時從大陸去日本,實在是風險很大的事,所以寺中僧人,差不多個個默然無應。最終還是大明寺的方丈鑒真起身,慨然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

但東渡真不是件易事,雖然從地理距離而論,遠不如玄奘的西行艱難漫長,但十年之內,鑒真的五次東渡都告失敗,換來的是鑒真雙目失明、大弟子圓寂,甚至連邀請他的日本僧人都病故。

也就是在第五次東渡之際,因為航師迷航,又加上台風勁吹,鑒真等人的船隻,居然失去控製,“風急浪峻,水黑似墨”,船上一幫和尚,個個念觀音,結果觀音還真顯靈,這就改變方向,向南一直漂到了位於海南島上的振州(今三亞市),以今日而論,這便到南海了。而為了穩定人心,鑒真便和日本僧人給大家說有神來托夢,一個神說東渡有望成功,一個說天神會送水給和尚們解渴,又授意給水手,說風雨中望見有四位神王,兩個在船頭、兩個在檣舳邊,護佑航行安全。

結果這一回,大風推著船向南去,便一直推了四十天左右,這期間鑒真等人看見了在海上群集洄流的海蛇,又看見了自水中躍起在空中飛翔的飛魚,甚至還看見展開翅膀好像一個人大小的飛鳥。

最終抵岸之際,居然已是這一年的冬季十一月,隻不過因為是海南島,所以樹上果實累累,林間新竹生筍,景物無異於春夏季節。僧人們紛紛打水引用,就在這時來了四個商人,告訴他們說:“快跑,這裏的野人要吃人!”

隨後,鑒真的船駛入港灣之際,還真遇見披頭散發拿著刀亂砍的野人,和尚們嚇了一大跳——自然,隨後抵達振州州城之後,當地的官員以及地方名人聽說有高僧前來,紛紛前來迎接,這便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於是在大唐天寶十二年,鑒真第六次東渡,終於順利過海,在日本鹿兒島登陸,第二年抵達當時的日本首都平城京,也就是今日之奈良,受到極盛大的歡迎。

隨後,鑒真便在日本開創佛教律宗,此時的日本是極崇唐的,所以上至天皇皇後,下至百官,據說都接受了鑒真的授戒,皈依佛門(自然,不是說日本個個都做了和尚,隻是俗家弟子而已)。後來,又建起一座唐招提寺,至今仍在。

事實上,對日本而言,鑒真東渡的意義,絕不亞於玄奘的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