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原始檔案披露事件真相(2 / 3)

4月29日,炸機得手後,已經化名為“周駒”的周梓銘,在嗎啡的作用下,得意忘形地露了底。他給住在同屋的同族人周仕學顯示自己的“好漢”本事,悄悄透露說:“‘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是我炸的。我用了一個有輕微滴滴答答聲的小型定時炸彈。炸彈是一個姓‘鄺’的給的。我在機場的清潔工領班餘培,幫著我安置了炸彈。”他還得意洋洋地一股腦兒抖露說,他將得到一筆60萬元的獎金,他準備潛逃到台灣去。第二天,4月30日,周鑽如見到“周駒”時,“周駒”再次毫不隱諱地承認,他“對這個炸機案負責”。他還請周鑽如去找“吳”,幫他拿到獎金,並逃往台灣。

5月17日,“周駒”對他的同房周仕學和周國輝說,第二天他就要離開香港了。果然,第二天,他潛逃了。飛機失事後,台灣當局的後台老板美國,為了抵賴罪責,編造謊言說:“飛機在孟買就有毛病,因而不宜飛行。”對此,飛機所屬“印度國際航空公司’,怒斥這種謊言“完全是胡說八道!”事實真相是怎樣呢?印度為完成這項重要的中國包機任務,選擇了最優良的座機,即孟買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洛克希德星座式“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飛機設備完善,包括各種滅火設備。飛機共飛行過11163小時。飛機在執行任務前進行了嚴格的檢查和試飛。早在4月8日,就在孟買接受了飛機維護工程師的檢查,結果滿意,並發給了適航證明書。當晚,作了一次飛往新加坡的試飛,並於4月10日平安飛回孟買。

4月10日下午,飛機從孟買正常起飛,經加爾各答和曼穀飛抵香港。在曼穀,以賈塔爾機長為首的新的飛乘組接受了這架飛機。全部預備性飛行過程中,飛機所有性能均良好,完全適航並具備相應的證書。飛機配備了最優秀的飛乘組。機長賈塔爾是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年資最老、最有經驗的駕駛員之一,共飛行了12300小時以上,其中,4900小時是作為星座式飛機機長的飛行時間。副駕駛員狄克西特也有將近7200小時的飛行經驗,曾任DC-3型及英國海盜型飛機的機長。飛機安全似乎萬無一失,一切保險了。飛機在香港停留了80分鍾,香港飛機工程公司在隨機前來的飛機維護工程師卡尼克的領導下,對飛機進行了一次過站檢查,肯定沒有故障。飛乘組接受了簡要指示,飛機進行了加貨,也加了油。似乎一切正常。但是,在陰暗的角落裏,已經針對飛機謀劃好了一項駭人聽聞的陰謀。

1955年4月11日上午,中國參加萬隆亞非會議代表團第一批工作人員和隨團采訪會議的新聞記者8人,以及越南、波蘭、奧地利記者各1人,共11人,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機場起飛,前往雅加達轉赴萬隆。“克什米爾公主號”起飛後4小時零35分鍾,飛抵北婆羅洲大納土納群島附近的南中國海上空,在新加坡飛行情報區飛行時,在距海麵5486.4米的高空,飛機內突然發生爆炸,行李房信號燈突然明亮。正在客艙內睡覺的維護工程師卡尼克,被爆炸聲震醒。煙霧立即經過冷空氣導管進人機艙。領航員帕塔克隨即發現右翼第3號發動機吊艙後麵的地方著火。濃煙、火勢迅速蔓延。接著,第3號發動機的第2br3區域的火警信號燈亮了。飛機開始快速下降。副駕駛員狄克西特和機長賈塔爾商量後,決定在海上實行強迫降落,並用無線電三次發出遇險求救信號,同時報告行李艙起火。烈焰繼續迅速蔓延,右加溫機火警信號也亮了。但是,二氧化碳噴射完了,兩組滅火瓶都已用完。直到火災示警燈熄滅,這些都未能奏效熄滅熊熊大火。飛機向左轉彎,試圖降落到接近陸地的地方。女服務員把救生背心發給了所有乘客穿上。然後發給飛乘組。機內沒有發生驚慌。乘客們都坐在他們自己的座位上。這時,因為由於右翼的下傾,飛機逐漸失去控製,液力係統失靈,送話器失效,濃煙進入駕駛艙。最後,飛機以每小時百餘公裏速度向海麵墜落。盡管做了一切努力,想拉平機身以便降落,飛機還是略微向右側轉,右翼衝擊到了海麵。襟翼由於液力係統的失效也沒有能加以使用。有三人在如此險惡空難中居然神奇般地逃生。領航員帕塔克和飛機維護工程師卡尼克發現自己已在水中,副駕駛員狄克西特在踢開他旁邊的滑動窗後,才逃了出來。卡尼克和狄克西特把他們自己綁在一起,漂流了8小時,最後漂到一個島上。帕塔克單獨在一個無人居住的島上登了陸,後來被島民以及狄克西特和卡尼克發現救走。墜海時,飛機分裂為三節:第一節是駕駛室,第二節是機艙,第三節是機尾。然後機身前端立即沒入水中。英勇的機長堅守崗位,直到犧牲。飛機殘骸打撈出來時,他的遺體仍在他的座椅上。全部11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除3名機組人員幸得脫險生還外,全部罹難。他們是中國參加萬隆亞非會議代表團工作人員石誌昂、李肇基、鍾步雲和隨團采訪會議情況的中國新聞記者沈建圖、黃作梅、杜宏、李平、郝鳳格,越南民主共和國代表團工作人員王明彥,波蘭記者斯塔列茨以及奧地利記者嚴斐德。

在這裏想補充一點,台灣特務除了在香港部署黑網,製造“克什米爾公主號”墜機事件外,還在亞非會議東道國印尼組織了“暗殺敢死隊”。一名悔悟反省的“暗殺隊員”給中國使館報信說:“台灣當局在三月十日組織了一個二十八人的‘暗殺敢死隊’,準備謀殺周恩來和其他代表團成員。每人配備了無聲手槍、匕首等凶器。暗殺一名代表團員給二十萬盾印尼幣獎勵,暗殺總理另加四十萬盾。”麵對如此險惡的形勢,周總理氣概凜然,沉著應對。雲南當地軍政首長和代表團成員曾勸說周總理不要去印尼參加亞非會議,但周總理態度很堅定:文仗如武仗,不能無危險。我們是為促進世界和平、增加了解和友誼而參加亞非會議的,即使發生了意外也是值得的,這沒有什麼了不起!4月14日,周總理如期率領代表團乘包租的另一架印度飛機“空中霸王號”從昆明飛往緬甸仰光。這架飛機比“克什米爾公主號”性能要差得多,速度慢,爬高低,又遇雷雨,隻得在新加坡機場作短暫停留。一路艱險,4月17日,他風塵仆仆趕抵萬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