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大會三點開始,我們的車隊前往會場時,正遇上了一場熱帶的瓢潑大雨,其激烈程度是我們溫帶人從未見過的,像天老爺用桶在往下倒水似的。可是,令人吃驚的是,會場前麵的馬路兩旁依然站滿了打著雨傘的人群,他們知道今天下午中國的周恩來要講話,他們希望直接從廣播喇叭中聽到。大會開始以後,泰國外長在發言中還點名攻擊中國,土耳其副總理也為其國家參加反蘇反共的《北大西洋公約》軍事同盟辯護。然後,會議主席宣布:“我現在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發言!”。在熱烈的掌聲中,周恩來健步走上講壇。這時候,會場已經座無虛席,不少人都隻能站著聽。我注意到,和我一起坐在記者席上的各國記者尤其緊張,顯然他們都在期待著將要發生的爆炸性新聞。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周恩來心平氣和地告訴大家,他的大會正式發言稿已經分發給各位代表,現在隻作一個簡短的《補充發言》。會場一片寂靜,都豎起耳朵聽這個《補充發言》將說些什麼?誰也沒有料到,周恩來的第一句話竟是:“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接著,他又直截了當地告訴大家:“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製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製度,雖然這種不同在我們中間顯然是存在的。”他並且進一步坦率地說明:“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猜疑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整個補充發言不過二十分鍾,除了中間由浦壽昌念的譯稿,一頭一尾都是周恩來用洪鍾般的聲音講的。講話結束後,會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每一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感覺到,會場裏的空氣陡然變了。好心的人們無不欣慰地意識到,麵臨分裂危機的亞非會議因此得救了,心裏懸著的一塊石頭落下了地。狼狽不堪的,是那些事先早已寫好爆炸性新聞的西方記者。樹雖欲靜而風卻不止,在隨後幾天大大小小的會議中,各種交鋒不斷出現,有時甚至是風暴。時刻都讓人感到,有一股黑色勢力在起作用,為的是使會議達不成一致協議。同時,人們也看到,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總是以折衝樽俎和協和萬邦的高超外交藝術,努力掃除逆流,將會議一步一步引向以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為核心的萬隆精神的勝利。
亞非會議期間,周總理過人的精力是令人吃驚的。他和代表團工作人員同住在一座別墅裏,他屋裏的燈光經常徹夜通明。有人統計過,平均每天夜裏他隻睡了三個小時,而白天除了參加會議與活動,就是在別墅不斷接待客人。他有一條原則,不論什麼國家的代表來做客,都同樣尊重。總理的法語翻譯陳定民教授曾經告訴過我,有一次他漏譯了“親王閣下”四個字,總理立刻讓他糾正,就是這麼嚴謹。許多在會議上與周恩來交鋒過的人,後來都非常尊敬這位傑出的中國外交家,並且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知道周恩來的曆史背景的人,不難看出,幾十年來最擅長在國內鬥爭中運用統一戰線這個武器的周恩來,這一次是在國際大舞台上爐火純青地發揮了他的統一戰線高超藝術,達到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崇高目的。這不僅使亞非會議獲得巨大成功,而且使中國國際地位扶搖直上,為中國外交的發展鋪平道路。
同樣,為了革命而無所畏懼的精神,又一次在周恩來身上得到活生生的展示。在陌生的、沒有外交關係的新加坡機場,他竟毫不猶豫地就大步走向貴賓室。會後,在雅加達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時,他和蘇加諾總統站在敞篷汽車上遊街,接受萬人空巷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