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萬隆會議”是誰最早建議召開的?
黃書海(時任中國駐大使館翻譯):印尼、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錫蘭(今天的斯裏蘭卡),當時叫‘科倫坡五國會議,決定開這個會當時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邀請誰來參加?讓不讓中國來?
筆者:為什麼?
黃書海:因為美國當時要孤立中國,不希望中國參加。
筆者:中國當時為什麼要參加“萬隆會議”?
姚力(時任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秘書):當時中國和亞非國家建交的隻有7個,很希望多交朋友。周總理當時給印尼著名的《南華》畫報的題詞也說明了中國的願望。
解讀:為了搞清楚上個世紀50年代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究竟處於什麼地位,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對這次大會意味著什麼,筆者找到了司徒眉生,這位老先生當年不僅是印尼《新報》的記者,後來成為蘇加諾總統的助理和中文翻譯,而且當年也是萬隆大會秘書長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萬隆會議”召開之前的曆史背景可以說十分了解。
司徒眉生:當時亞非國家對中國並不了解,有的國家確實反對中國參加。蘇加諾總統當時特地讓我(司徒眉生)把這個背景告訴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的黃鎮大使,為的是讓中國早有思想準備。蘇加諾總統堅持要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他明確指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中國不參加“萬隆會議”,這個會就毫無意義!
筆者:1954年12月底,在茂物,五個主辦國召開了第二次籌備會議。會議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商討召開“萬隆會議”的目的,二是解決是否讓中國代表團參加的問題。茂物,距離雅加達80公裏的一座小城,“萬隆會議”二次籌備會在這裏舉行,這對於決定大會的召開和中國參加具有特殊的意義。由於蘇加諾總統和緬甸總理吳努的堅持,茂物會議最終做出了邀請中國參加會議的決定。這樣,1955年4月18至22日,中國代表團得以全程參加了“萬隆會議”,並從此掀開了新中國外交曆史上的新篇章。康岱沙(時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研究室主任):那時候真是太緊張了。在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大多數代表都同意‘和平共處’,可是也有一些國家鼓吹帝國主義的軍事集團,也就是反對“和平共處”。
解讀:由於對堅持共產主義的新中國不甚了解,加上帝國主義反華勢力的有意挑唆,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一開始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致使周恩來在19號下午的第一次發言中,上來第一句話就首先聲明:“我們不是來吵架的。”
筆者:總理為什麼一上來就那樣說——“我們不是來吵架的”?
姚力(時任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秘書):因為他們吵架了,批評我們,如果我們反批評不就吵架了嗎?我們不同你爭。
筆者:“萬隆會議”是誰最早建議召開的?
黃書海(時任中國駐大使館翻譯):印尼、緬甸、印度、巴基斯坦、錫蘭(今天的斯裏蘭卡),當時叫‘科倫坡五國會議,決定開這個會當時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邀請誰來參加?讓不讓中國來?
筆者:為什麼?
黃書海:因為美國當時要孤立中國,不希望中國參加。
筆者:中國當時為什麼要參加“萬隆會議”?
姚力(時任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秘書):當時中國和亞非國家建交的隻有7個,很希望多交朋友。周總理當時給印尼著名的《南華》畫報的題詞也說明了中國的願望。
解讀:為了搞清楚上個世紀50年代剛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究竟處於什麼地位,中國代表團出席“萬隆會議”對這次大會意味著什麼,筆者找到了司徒眉生,這位老先生當年不僅是印尼《新報》的記者,後來成為蘇加諾總統的助理和中文翻譯,而且當年也是萬隆大會秘書長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萬隆會議”召開之前的曆史背景可以說十分了解。
司徒眉生:當時亞非國家對中國並不了解,有的國家確實反對中國參加。蘇加諾總統當時特地讓我(司徒眉生)把這個背景告訴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的黃鎮大使,為的是讓中國早有思想準備。蘇加諾總統堅持要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他明確指出:中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中國不參加“萬隆會議”,這個會就毫無意義!
筆者:1954年12月底,在茂物,五個主辦國召開了第二次籌備會議。會議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商討召開“萬隆會議”的目的,二是解決是否讓中國代表團參加的問題。茂物,距離雅加達80公裏的一座小城,“萬隆會議”二次籌備會在這裏舉行,這對於決定大會的召開和中國參加具有特殊的意義。由於蘇加諾總統和緬甸總理吳努的堅持,茂物會議最終做出了邀請中國參加會議的決定。這樣,1955年4月18至22日,中國代表團得以全程參加了“萬隆會議”,並從此掀開了新中國外交曆史上的新篇章。康岱沙(時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研究室主任):那時候真是太緊張了。在會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大多數代表都同意‘和平共處’,可是也有一些國家鼓吹帝國主義的軍事集團,也就是反對“和平共處”。
解讀:由於對堅持共產主義的新中國不甚了解,加上帝國主義反華勢力的有意挑唆,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一開始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戰,致使周恩來在19號下午的第一次發言中,上來第一句話就首先聲明:“我們不是來吵架的。”
筆者:總理為什麼一上來就那樣說——“我們不是來吵架的”?
姚力(時任國務院周恩來總理秘書):因為他們吵架了,批評我們,如果我們反批評不就吵架了嗎?我們不同你爭。
筆者:“萬隆會議“第一天的大會發言,一些代表就宗教信仰、雙重國籍等問題對中國展開了責難。當時總理聽了這些攻擊不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