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啊,你文中所用的這個典故出自哪本書?”
蘇軾本就有些心虛,因為這典故本是他開拓創新。但不能實話實說,因為古人對於典故的引用是很講究的,就隨口答道:那不是那啥,《三國誌》孔融的故事裏麵的嗎?欲以搪塞過關。
沒想到他這一次竟然遇到天下第一認真讀書人。蘇軾走後,歐陽修將《三國誌》中有關孔融的部分細細研讀,字裏行間搜尋個遍,還是沒有發現這個典故的出處,他更加納悶了,即便自己老眼昏花也不至於如此吧。第二次見到蘇軾,又窮追不舍地“請教”。
至此,再無退路的蘇軾隻能老老實實地交代:“這是我想當然編造出來的!當年曹操滅掉袁紹之後,將袁紹漂亮的兒媳婦賞賜給自己的兒子。孔融對此大為不滿,說:當年武王伐紂,就將商紂王的寵妃妲己賞賜給了周公。曹操忙問此事的典故出自哪裏。孔融說:想當然罷了,今天能發生這樣的荒唐事,古代肯定也有。我想,堯帝為人寬厚,司法官非常嚴格,想當然,自然會發生這樣的事吧。”(事載宋·楊萬裏《誠齋詩話》)
你說這蘇軾,夠膽大妄為、少年輕狂吧。這樣作為,即便是在現代的學堂,也會招致不開明的老師一頓狂轟海濫炸:這還了得,曆史是任你想當然地張冠李戴、肆意篡改的嗎?你怎麼能這麼自以為是,治學不嚴謹呢?
不是嗎?現在就是寫個論文,也得嚴格地標明引用部分的出處,不能有絲毫疏漏。
可是這位文壇宗師呢,不是一般的宅心仁厚,寬宏大量,對蘇軾這般做法,人家一點也不惱,還誇獎蘇軾發散思維好,具有開拓創新精神,非常欣賞。後來他多次對別人盛讚蘇軾:“這後生善於讀書,善於運用知識,舉一反三,以後寫文章一定會獨步天下。”甚至情不自禁地慨歎,“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又對自己的兒子說:“再過三十年後,不會再有人提到我的名字。”
當時,歐陽修任翰林學士、禮部侍郎實職,位高權重,眾人敬仰啊。文章冠絕天下,又兼天子左右臂膀,天下士子見其一麵便足可炫耀半生,這是怎樣一種尊崇。他這樣高度地評價蘇軾,蘇軾又怎能不聞名天下呢?
每讀到這裏,都讓人生出萬分敬仰之情,為歐陽修寬廣的胸襟、過人的見識和獎掖後進的熱忱而深深感動!都說文人相輕,但在歐陽修這位宗師級的大文豪這裏,愛才惜才情深意切,沒有半點虛飾,更無半點非難。看來,嫉賢妒能從來是凡人肺腑,真正的賢聖絕非如此。這樣的聖賢,千秋萬代都是聖賢,令後世敬仰。
考試的第三關,是由仁宗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蘇軾以“春秋對義”的答卷文章被取為第一名,與兄弟蘇轍以及其他四百多位舉子蟾宮折桂,成為同科進士及第。這一年蘇軾二十二歲,蘇轍才十九歲。古人喜歡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也就是說五十歲中進士都不算老,就連他們的父親蘇洵連年征戰二十載,也是名落孫山,可見,蘇軾兄弟倆真是出手不凡,英才出少年啊!
在這次考試中,估計怕重蹈覆轍,在倆孩子麵前丟分子。蘇洵沒有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在省會成都的時候,他專門拜謁了當地名儒張方平,希望可以謀個一官半職。當時的官場上還盛行著這樣一種潛規則,隻要有官場巨儒的鼎力推介,朝廷可以任命官職。蘇洵把自己的一部論為政之道、談兵論戰的重要著作呈獻給張方平。張方平爽直而愛才,對他十分賞識,想留他在身邊做成都書院教習。這本也算是一份好差事,可蘇洵另有想法,執意進京。於是,古道熱腸的張方平,撇開從前和歐陽修之間的不愉快,起草一封推薦信給歐陽修,大意是說蘇洵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以委以重任,為國效勞。這歐陽修呢,前麵說了,也是極其秉正之人,絲毫不因和張方平之間的嫌隙怠慢蘇洵,而是以求才育才為己任,對蘇洵熱情提攜,介紹他加入當時東京的文人圈子。歐陽修很讚賞他的《衡論》《權書》《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於是向當朝宰相韓琦、富弼推薦蘇洵。兩個宰相對蘇洵的文才讚譽有加,於是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的文章,蘇洵文名大盛。
三蘇名動京師。眉山,這個距離京城西南千裏之遙的小地方,亦因為名人效應而聲名遠播,令人心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