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的蘇軾兄弟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做官、做學問勤奮不怠,與父母的耳濡目染是分不開的。
好父親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陪伴”,和兒子一起成長。
蘇洵沒有所謂的大家長作風,他身體力行,和倆兒子一起讀書,一起討論。讀書與時事相結合,評古論今。一次讀到宰相富弼的一篇文章,內容是警誡遼國,提議打仗的人都是替自己的利益考慮,希望建功立業,如果要發動戰爭,作為君王要承擔禍患,對國家百害無益。蘇洵問蘇軾:曆史上有沒有類似的事例?蘇軾不假思索地說:漢武帝時,嚴安告訴過漢武帝,打擊匈奴,不利於國家長治久安。這時的蘇軾隻有十來歲,他們討論的卻是軍國大事,多麼了不起。
蘇轍後來回憶說:“惟我與兄,出處昔同;幼學無師,先君是從;遊戲圖書,寤寐其中。”“讀書猶記少年狂,萬卷縱橫曬腹囊。”意思是小時候和哥哥跟著父親讀書,醒著與睡著都在讀書,萬卷文章在腹中,需要時常拿出來曬一曬。
蘇洵教導兒子:“士生於世,治氣養心,無惡於身,推是以施之人,不為苟生也,不幸不用,猶當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聞焉。”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做官,就用自己的才學來治國安民。不做官,就退而修書,讓自己的思想流芳於世。成年後的蘇軾和蘇轍秉行的即是父親的這種經世餘韻。
書籍,可以衍生巨大的力量。它呈現的是係統的知識歸類和梳理,通過咀嚼升華,觸類旁通,形成完整的知識體係,支撐著一個個從書中走出來的仁人誌士,形成強大的精神和信仰,加之對物事的精確悟性,付之努力,當戰無不勝。
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在生活上需要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更需要切入靈魂的陪伴、精神上的引領。天經地義,父親這個稱號意味著堅毅,意味著責任與擔當。孩子和父親在一起得到的安全感、信賴感、溫馨感和親密感,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育、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長遠意義。所以說“陪伴”是父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作。
作為父親的蘇洵,“榜樣引領”和“陪伴陪讀”兩件事都做得很到位。他帶著兩個兒子大量閱讀經書、史書和文選,以自己多年遊曆和讀書的心得,指導孩子寫文章剔除繁蕪,直奔精華,少走很多彎路。當時朝野上下,寫文章隻追求文采駢儷,卻不顧及思想感情的真實表達的酸腐文人比比皆是。蘇洵堅決抵製這種風氣,教孩子們寫散體文,關心國家大事,並時刻告誡他們,寫文章力求“言必中當世之過”這種務實的學習態度。這番舉措,恰好契合了多年以後朝廷科舉選拔的標準。嘉祐二年,歐陽修知貢舉。這位宋朝古文運動的旗手,一向厭惡無病呻吟的文章,在他取得絕對發言權後,將延續了百年的程文考卷全部黜落,所取文章,都是言之有物論之成理的“古文”。於是,蘇軾兄弟脫穎而出。
據說,倆兄弟登科及第時,蘇洵看著兩個兒子一舉成功,而自己卻曾是科場的敗將,非常感慨:
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
仰天長歎,酸楚而欣慰!這四句足以觸動天下父母的溫軟情懷。斯時的蘇洵,眼眶含淚但朗朗笑著。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培養出這麼兩個出色的兒子,是作為父親這個角色實現的最大價值。
三蘇不僅在文學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學史、藝術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
後世為了祭祀三位文淵學藪,在眉山市城西修建了供舍,“三蘇祠”原本是約五畝見方的蘇家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為祠,清康熙四年又在原址上重新修繕,曆經千載風雨滄桑,現成為占地一百畝的古典園林。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庭院內綠柳小橋,一彎清溪繞紅牆。古木扶疏,竹吟細細。曲院風荷,青苔茵茵。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秀色,儼然東坡黃州鄉間幽居的詩情,兼而又有“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蓉,開過尚盈盈”的畫意,和子瞻詩文相得益彰。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清代張鵬翮題在“三蘇祠”大門兩邊的一副楹聯,詞約意豐,是為大雅,深入人心。
大殿之上有清人楊慶遠題字:
宦跡渺難尋,隻博得三傑一門,前無古,後無今,器識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天心厚有屬,任憑他千磨百煉,揚不清,沉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共名山。
這是古人的讚譽,也是曆史的評價。
“凝煉老泉,豪放東坡,衝雅潁濱。”三蘇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