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感傷,壯誌難酬,往事千端。比荒蕪還要荒蕪的淒寒,比無際還無際的苦悶積鬱心頭,鑄成沉重的枷鎖,詩人不得開心顏。
不過,這種彷徨和苦悶倏忽而來,稍縱即逝。情深之蘇軾,灑脫之子瞻。不惑之年的他,卸去少年負氣,對複雜的人生已有了更清醒的認知,更具有非凡的自我疏解能力。他沒有過多地怨天尤人,沒有被世俗塵埃羈絆不前,而是借詩詞的鋒刃,把胸中塊壘一筆一畫雕琢於筆端,以一以貫之的從容、達觀,超越小我,盡述情懷:用與不用在你,幹與不幹還在我自己,且暢遊山河,莫思身外無窮事,但盡生前有限杯。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不如意的狀況下苦中作樂,超然出塵,亦不失為一種人生大智慧。蘇軾之超然,舉世茫茫,望其項背者寡。
因新法實施,蘇軾的薪俸較之仁宗時期降低很多。他在《菊賦》的序言中說:“餘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不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日與通守劉君庭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
說有十九年官齡的他,在密州任,窮困潦倒至邀上通判劉庭式,一起去人家丟棄的廢苗圃裏采菊花果腹,吃飽後摸著肚皮相對而笑。
連一州太守都不能求得溫飽,何況當地的老百姓乎?
這實在不是蘇軾自己編故事訴委屈求同情,而是當時處境的情景寫真。密州窮,不貪汙不受賄僅靠俸祿養家的蘇軾自然不會寬綽。從另一層麵來看,他與老百姓共度災年、以苦為樂的襟懷,令人敬佩。
密州兩年,蘇軾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賑災除蝗。那一年,從夏天到入冬,密州境內白花花的大太陽每天早出晚歸,曬得土地咧開大嘴,秧苗萎靡不振,空氣中布滿焦灼的分子。老百姓眼巴巴地盼望天降甘霖,來拯救饑渴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萬物生靈,奈何希望的小草苗被一次次烤成焦黃。兼有黑壓壓的蝗蟲自天而降、掃蕩而來,吞噬著農田裏零落稀疏的莊稼苗,也咬噬著密州百姓百孔千瘡的心。密州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餓殍滿地,慘不忍睹。麵對眼前的情況,蘇軾憂心如焚,作為百姓的父母官,無力解救民眾於水深火熱,他深感痛心和愧疚,一首《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披肝瀝膽,明心見性:
秋禾不滿眼,宿麥種亦稀。
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膚肌。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饑。
詩人不是一時興起,空談詩情不付行動,而是積極應對,急民所難。他開倉放糧,為斷糧的饑民解燃眉之急;他上書朝廷,如實反映災情,請求減免稅賦,給予錢糧救濟;他親臨田間地頭,帶領百姓用“秉畀炎火”之法和“荷鋤散掘”之術,火燒、深埋,消滅蝗害。終至“蝗不複生矣”。
思親感傷,壯誌難酬,往事千端。比荒蕪還要荒蕪的淒寒,比無際還無際的苦悶積鬱心頭,鑄成沉重的枷鎖,詩人不得開心顏。
不過,這種彷徨和苦悶倏忽而來,稍縱即逝。情深之蘇軾,灑脫之子瞻。不惑之年的他,卸去少年負氣,對複雜的人生已有了更清醒的認知,更具有非凡的自我疏解能力。他沒有過多地怨天尤人,沒有被世俗塵埃羈絆不前,而是借詩詞的鋒刃,把胸中塊壘一筆一畫雕琢於筆端,以一以貫之的從容、達觀,超越小我,盡述情懷:用與不用在你,幹與不幹還在我自己,且暢遊山河,莫思身外無窮事,但盡生前有限杯。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在不如意的狀況下苦中作樂,超然出塵,亦不失為一種人生大智慧。蘇軾之超然,舉世茫茫,望其項背者寡。
因新法實施,蘇軾的薪俸較之仁宗時期降低很多。他在《菊賦》的序言中說:“餘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貧,衣食不奉,殆不如昔者。及移守膠西,意且一飽,而齋廚索然,不堪其憂。日與通守劉君庭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
說有十九年官齡的他,在密州任,窮困潦倒至邀上通判劉庭式,一起去人家丟棄的廢苗圃裏采菊花果腹,吃飽後摸著肚皮相對而笑。
連一州太守都不能求得溫飽,何況當地的老百姓乎?
這實在不是蘇軾自己編故事訴委屈求同情,而是當時處境的情景寫真。密州窮,不貪汙不受賄僅靠俸祿養家的蘇軾自然不會寬綽。從另一層麵來看,他與老百姓共度災年、以苦為樂的襟懷,令人敬佩。
密州兩年,蘇軾做了三件大事。
其一,賑災除蝗。那一年,從夏天到入冬,密州境內白花花的大太陽每天早出晚歸,曬得土地咧開大嘴,秧苗萎靡不振,空氣中布滿焦灼的分子。老百姓眼巴巴地盼望天降甘霖,來拯救饑渴的大地,以及大地上的萬物生靈,奈何希望的小草苗被一次次烤成焦黃。兼有黑壓壓的蝗蟲自天而降、掃蕩而來,吞噬著農田裏零落稀疏的莊稼苗,也咬噬著密州百姓百孔千瘡的心。密州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餓殍滿地,慘不忍睹。麵對眼前的情況,蘇軾憂心如焚,作為百姓的父母官,無力解救民眾於水深火熱,他深感痛心和愧疚,一首《和孔郎中荊林馬上見寄》披肝瀝膽,明心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