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卷 其他國家文學代表作家(1 / 3)

主要作家

93.但丁(1265—1321)

1265年,但丁·阿裏蓋利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其父因家道中落,而長期經商。

但丁雖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但年少時從朋友和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那裏學了不少知識,從拉丁文、修辭學、古典文學到繪畫、音樂,無所不通。他還精通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聖·奧古斯丁對其影響極為深遠。

當時的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封建貴族組成,支持羅馬帝國皇帝的基白林黨;資產階級組成,支持羅巴教皇的貴爾夫黨。1293年,隨著貴族政權被摧毀,基白林黨也消失。貴爾夫黨掌權後不久,又分裂成黑白二黨,彼此鬥爭激烈。

但丁在青年時代就加入了貴爾夫黨,參與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爭。貴爾夫黨勝利後,但丁被選為佛羅倫薩的行政官。貴爾夫黨分裂後,但丁加入了白黨,反對教皇幹涉佛羅倫薩內政。1302年,黑黨在教皇卜尼法八世和法國軍隊的支持下控製了佛羅倫薩,並宣布以“非法贏利”和“反對宗教”罪判但丁終身流放,一旦但丁入城,則格殺勿論。因此,但丁開始了一生的逃亡生涯。

在逃亡過程中,但丁有一次機會能夠重回佛羅倫薩。當時,剛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盧森堡的亨利七世,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得知這個消息後,為了能夠回到佛羅倫薩,寫信給亨利七世,密告其進攻佛羅倫薩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佛羅倫薩防守的薄弱點。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佛羅倫薩的人民都得知了此事,視但丁為叛徒,連白黨也因此痛恨起但丁。五年後,隨著亨利七世的去世,入侵佛羅倫薩的計劃也因此不了了之,但丁重返佛羅倫薩的希望也隨之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他們宣布如果但丁願意付罰金,並在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則可將其罪豁免。不過,但丁認為自己是無罪的,所以不接受提議,拒絕回國。

在外流亡的日子裏,但丁去過意大利的幾個城市,也曾去過法國。其間,但丁也結交了一些朋友,並從他們那裏學到了很多知識。為打發孤苦的生活,但丁將時間傾注於閱讀和寫作,《神曲》就是在這期間開始創作的。

1317年,但丁遷居至意大利北部拉文那,直至1321年,但丁去世,都沒有再離開過那裏。

但丁的作品特點

作品讚揚人性,已經出現了人文主義傾向,在神學觀念根深蒂固的當時,是十分偉大的突破。作品充滿浪漫的幻想和激情,同時也有充滿智慧的評論和批判。

但丁的代表作《神曲》

但丁在全詩中都以第一人稱來描述,講述了他誤入森林後,被三隻猛獸攔住了去路。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的指引下,但丁穿越地獄、煉獄,一直到達天堂,見到了上帝。在這個過程中,但丁與許多已故去的名人,包括在地獄的壞人,進行了交談。通過在這些地方的見聞和與名人的交談,對神學問題進行了係統的闡釋。

長詩中,但丁以現實人物和真實事件為原型,加入了他驚人的想象力,構架出地獄、煉獄、天堂,神學中三界的場景。

作品在複雜嚴謹的結構下,將夢幻、寓意、象征融為一體,是中世紀文學的一部裏程碑式的作品。通過這部作品,表達了但丁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

94.彼特拉克(1304—1374)

1304年7月20日,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出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阿雷佐。父親原是著名的法律公證人,但因為政治原因,和但丁一起遭到了放逐,遷居至阿雷佐。

彼特拉克出生後與父親一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直到1312年,一家人才遷居至法國南部的阿維農城。那裏不僅是教皇的進駐地,對彼特拉克來說,最為重要的是那裏位於風景如畫的普羅旺斯地區。幼年時所經曆的這一切和曆經各地時所接觸到的風俗,對彼特拉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為父親希望他繼承法律事業,彼特拉克特意前往意大利的博洛尼亞學習法律。但他最為熱衷的還是文學,尤其是古羅馬時期的文學。在父親去世後,彼特拉克放棄學法律,回到亞維農,成為了一名教士。在教堂工作時,彼特拉克對前來祈禱的勞拉一見鍾情。但相識後,才知道勞拉已經結婚,嫁給了一名騎士。為此,彼特拉克隻有將傾慕之心藏於心底,苦苦地暗戀著勞拉。隨著歲月的流逝,彼特拉克對勞拉的愛戀之情有增無減。

彼特拉克在教堂工作了大約十七年,與紅衣主教那私交甚好,並時常參加一些宗教活動,目睹了教會裏的貪婪、虛偽等各種陰暗。其餘的時間,彼特拉克則埋頭於詩書。長時間的閱讀、鑽研使彼特拉克對宗教觀和人文關懷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1336年4月26日,彼特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兩個同行者爬到了溫都克斯山的山頂。在那時,登山本身沒有其他原因是不太尋常的,因此,這一天被認為是“阿爾卑斯主義”的誕辰日,他本人也被稱為“阿爾卑斯主義之父”。

1341年,彼特拉克經過了三年的創作後,終於完成了讓他名滿歐洲的《阿非利加》。同年4月8日,彼特拉克在羅馬的丘比特神殿,身著羅伯特國王賜給他的紫袍,在儀仗隊的護擁下,由一位元老為他進行了加冕。

此後,彼特拉克在歐洲各地旅遊,並隨時吸取靈感,創作了大量詩篇。同時,他還收集古人的手稿,並發動大家挖掘尋找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文化精髓。

彼特拉克一直暗戀著的勞拉在席卷歐洲的黑死病中死去。密切關注勞拉情況的彼特拉克得知這件事後痛不欲生。隨後,他將自己的痛苦和懷念都融入詩中,創作了眾多佳作。

後來,彼特拉克結識了比自己小九歲的薄伽丘。薄伽丘對其極其崇拜,兩個人相談甚歡,成為摯友。第二年,彼特拉克接受薄伽丘的邀請,前往佛羅倫薩大學講學,主持學術討論。為此,他辭去了教皇秘書的職務。在佛羅倫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相互合作,共同進步,對古典文學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1374年7月,彼特拉克在阿克瓦去世,去世時,他在看維吉爾的手稿。因其一生宣揚人文主義,否定宗教,去世後,他的屍體被教會曝屍示眾。

彼特拉克的作品特點

作品對十四行詩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一種新的詩體,達到了完美的境界,被稱為“彼特拉克詩體”,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詩歌雋永,飽含感情,善於借景抒情。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歌集》

這部詩集的主題主要由彼特拉克對勞拉的愛慕,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和稱讚,以及少量的表達其希望祖國統一的政治抒情詩組成的。

詩人在詩集中表達了其渴望人類幸福和追求自由的同時,仍受到當時宗教的影響,在詩中仍能看到禁欲和輕視群眾的痕跡。這是受當時曆史和環境的製約,相比較而言,該詩集在思想上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意義。

95.薄伽丘(1313—1375)

喬萬尼·薄伽丘是佛羅倫薩商人和一個法國女人的私生子,出生地不詳。薄伽丘幼年喪母,隨父親一同來到佛羅倫薩。來到佛羅倫薩後,薄伽丘的父親與一女子結婚,薄伽丘在嚴父和後母的冷酷中度過了童年。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家境的富裕讓他並沒有吃多少苦,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對文學作品頗為沉迷。

薄伽丘成年後,被父親安排到那不勒斯,先在一家銀行學習經商,此後又學過法律和宗教。但薄伽丘對這些都提不起興趣。不過,由於銀行經管羅伯特國王的宮廷財務,薄伽丘因此有機會進入宮廷之中。在那裏,他認識了許多人文學者、神學家和法學家,並接觸到貴族騎士的生活。在他們的影響下,薄伽丘對古典文化和文學的興趣愈加濃烈,同時,他被壓抑的才華也得到了發揮的機會。

在來往宮廷之間時,薄伽丘認識了一個私生女瑪麗婭。薄伽丘對瑪麗婭產生了深切的愛慕,雖然這段感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開花結果,但瑪麗婭成為薄伽丘心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在他今後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她的影子。

1336年左右,薄伽丘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傳奇小說《菲洛柯洛》。此後,薄伽丘從古典作品中吸取靈感,創作了敘事長詩《菲洛斯特拉托》和《苔塞伊達》。

由於銀行破產,薄伽丘父親的生意受到嚴重的衝擊,經濟陷入困境。薄伽丘也因此告別了悠閑自在的生活,回到佛羅倫薩。當時,佛羅倫薩正陷入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反對封建貴族階級的薄伽丘始終站在共和政府一邊,並擔任政府的外交官員,與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之間進行外交工作。同時,因其背景,薄伽丘在行會中擔任管理財務的職務。

1350年,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相識。次年,薄伽丘邀請彼特拉克回到佛羅倫薩大學講學,並主持學術討論。彼特拉克回到佛羅倫薩後,兩個人一同研究古典文學,友誼也日益深厚。

晚年的薄伽丘一心鑽研古典文化,並致力於對《神曲》的詮釋和講解,完成了《異教諸神譜係》和《但丁傳》兩部最重要的作品。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帶病參加了佛羅倫薩大學的《神曲》討論會,並在會上發表了最後一次演講。次年,契友彼特拉克逝世,薄伽丘為此傷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