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那片土地上(1 / 1)

小六子

冬天的夜裏,或者下雨的天氣,大家都到知青屋裏去,聽小年講鬼,聽老文唱樣板戲,比窩在自家有趣。老爹拖煤車,尋點錢全換了酒,兩個妹妹合穿一條褲子,你出門我就得躲在家裏。初來時見小吳哭喪的臉,老文們還仗義湊幾個,不久便也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肚子裏越來越少油,有點錢就去買肉。小吳仍是哭喪了臉,大家便怪他那灌貓尿的老子。每每聽到,小吳總怯怯地卻又凶凶地豎眉瞪眼,說老爹是累了才喝酒的。別人便無話說。

油燈終究還是點了起來了。大娘子們不再來,男人們也不再來,都現那裏同自家也差不多,唯有胡根家娘子仍然來,抱一個小的,再拖一個小的,都說胡根家娘子肚皮有奇功,十年裏生了七個兒子,小七子還在吃奶,小六子也不過兩歲朝外。放在黑屋裏不放心,便攜了來。胡根家小子多,倒也都像模像樣的,偏這小六子,奇醜,眼睛帶點鬥雞,瞅著張三,李四心裏怵,嘴唇厚,鼻孔翹,都不喜歡這麼個醜東西,連胡根家娘子也不稀罕自己身上掉來的這塊肉,推來搡去的。卻偏有小吳子疼小六子,來了便抱去坐在膝上。這小六子臉醜,脾氣也醜,任人哄任人騙,任是不睬,見了人便哭,生人抱了更是殺豬似地嚎,卻偏是和小吳,小吳人很悶,不會唱也不會說,隻抱了小六子看看那小醜臉笑。兩歲的孩子並不懂人事,卻會喃喃地學人話了,每每引得小吳開心地大笑。旁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好笑的,小孩子講話哪能像人人那樣咬得準,吐得清。可小吳偏偏要好笑。惹得女知青都笑他“十三點神經”。

胡根也常來坐,知青都知道這家人家太窮,並不是省了自家的油燈來沾光,那房子裏根本就尋不著燈。胡根來了也不說話,找個小凳子揀暗處坐了,不抽煙,隨手揀根稻草嚼。老文有時不忍,扔支煙過去,胡根總接不住,手抖得很,從地上揀起,衣裳上擦擦,往耳朵上一夾,並不立時拿來抽。

實在無聊,便死死盯住兩個兒子,怨兒子把他拖苦了。胡根家娘子自然是最清爽自家男人的心思,夜飯沒吃飽,讓小的們搶了。看見小六子坐在小吳腿上樂,胡根家娘子咬咬牙,從牙縫裏鑽出“嘶嘶”的罵聲:“死東西,多頭肉,討債鬼,哪家要,白送了人,家裏還少張口。”

那時候人家卻是不少兒子,隻少票子。

大家便尋開心:“讓小吳抱得去吧,小吳頂疼小六子呢……”

小吳臉紅紅的,不作聲,隻是盯了小六子的醜臉笑,小六子也盯了他笑,去掏小吳的口袋,總是空空的,小臉很失望,小吳似是很難受的樣子。

小吳下鄉來行李最少,卻有一紙箱的書。很珍貴地藏了,旁人借了看,都用牛皮紙包了的。空閑的時候,小吳翻那紙箱,折了半天,挑出幾本頂薄的靠近小年,怯怯地問:“你買幾本麼?”

小年愣怔了一刻,擺擺頭,很不明白:“你賣你的書?”

小吳臉愈紅,眼睛也紅:“別,別,輕點!”可小年還是要說。隔壁女知青聽說,都來看,很有些鄙夷的意思,小吳緊緊地蓋住那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