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與常識告訴我們:產褥期的飲食營養應當充分滿足,達到最佳。科學的保健知識告訴我們:合理地補充營養,達到營養均衡,是產褥期女性營養飲食的重要準則。
1.產褥期女性的營養需求
產褥期婦女必須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等,才能維護自身的健康,提供充足的乳汁,而這些營養素都必須從每日的飲食中攝入。因此,這一時期的飲食調養,對於母嬰雙方都顯得十分重要。
產褥期婦女飲食量不足,會延緩產後身體的康複,同時還會減少乳汁的分泌,降低乳汁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經常活動的產婦,每日所需熱量為2500~3000千卡,每日蛋白質不低於100~120克,並且保證優質蛋白占較大的比例,每日至少吃一次肉食和一個雞蛋。脂肪每日60~80克,以保證乳汁的分泌和乳汁中含有適量的脂肪,因為乳汁中的脂肪對嬰兒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特別重要。維生素是產褥期婦女飲食中不可缺少的,含維生素B豐富的粗粉麵包、饅頭及適量的粗糧等,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產褥期飲食中鈣供應不足,乳腺就會動用體內儲備,從母親骨骼中吸取鈣,造成產婦牙齒和骨骼脫鈣,因此這時必須提供大量含鈣豐富的牛奶、豆腐、排骨等,使每日鈣攝入量不低於3克,以保證乳汁中鈣的含量。而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和轉化,產婦應該多吃魚肝油、動物肝髒等和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菠菜、動物肝髒、黃花菜等,一方麵補充分娩時丟失的大量血液,促進母體恢複;另一方麵糾正母乳中缺鐵的狀況,供給嬰兒較多量的鐵。為了保證乳汁分泌,使乳量充足,產褥期婦女應多喝營養豐富的飲料和湯類,如排骨湯、雞湯、鯉魚湯、牛肉湯、豬蹄湯等,口味不宜太鹹,以免減少乳汁分泌。為了避免身體發胖,產褥期婦女應進行必要的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減少主食的進食量,盡量少吃糖及甜食。
早餐:小米粥100克,雞蛋2隻,芝麻醬20克;
午餐:饅頭150克,排骨黃豆湯100克,炒白菜200克。
加餐:掛麵50克,雞蛋2隻,西紅柿(或青菜)100克。
晚餐:粳米飯125克,鯽魚湯100克,蝦米15克,油菜100克,紅糖10克。
以上膳食組成所提供的能量為11690千焦耳(2794千卡)。在民間,各地都有些產婦的飲食習慣,其符合營養原則的應加以肯定和提倡,不符合營養衛生要求的,如產後不讓產婦吃葷食、不能吃水果,產後1個月內隻準喝小米湯,或是偏食、忌口等,應通過宣傳加以糾正。
2.產婦產褥期的飲食原則和禁忌
產後是整個妊娠過程的結束階段。產婦由於分娩時帶來的創傷和出血,以及妊娠、分娩時的情緒變化,損耗了不少元氣。所以有產後“百節空虛”之說,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疾病。因此,產婦要格外注意攝生、將養。飲食的調養是其中重要的內容。
我國民間特別注意分娩後兩個月內的飲食調養,其原則是宜清淡,勿食生冷堅硬,少食肥膩煎炒。如果在這兩個月內飲食不當,很容易引起疾病。
(1)產褥期的飲食原則
結合中醫、現代醫學、現代營養學的相關知識,產婦的飲食應遵照如下幾條原則:
①吃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產婦的脾胃功能往往較差,特別是在分娩後的半個月之內,更需受到保護。如果這時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則易使其脾胃功能受損,引起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故應吃些清淡而又能健胃的食品,如豆腐、薏仁粥、玉米粥、紅棗薏仁粥、瘦豬肉湯、蒸蛋等。
②吃有利於產婦身體複原的食物:分娩後,產婦麵臨子宮複原,逐漸消除惡露。生殖道複原及整個體質的複原(中醫學中的“恢複元氣”)等問題,為此,其飲食應富於營養,具有足夠的熱量(每天需3000千卡熱量以上)!從我國民間風俗看,產婦宜吃母雞湯、蒸蛋、豆腐製品、鯽魚、鯉魚、薏米仁、小麥製品、紅糖、紅棗等。
③符合催乳的需要:母乳喂養對乳兒的生長發育是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因此,產婦的飲食要考慮優質乳汁的分泌。
有些產婦因為體質好,乳腺發育好,心情愉快,有充分的乳汁給嬰兒食用,在設計食譜時隻要考慮飲食清淡,富於營養等,不必特別考慮催乳問題。
可是有些產婦,其乳汁分泌不足,就必須在供給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同時,著重增加一些催乳食品與催乳藥膳。如果是由於產婦體質虛弱或脾胃功能失調,導致乳汁稀少,可通過補中益氣、健脾理胃來增加乳汁分泌,宜進食鯉魚湯、鯽魚湯等食品,也可考慮用藥膳來調理。如果乳汁不多是由於乳汁壅阻於乳絡(乳腺管)而引起的,有乳房脹痛的表現,或有乳腺炎症狀,則必須食用藥膳,如用鹿角粉10克,熱黃酒衝服,必要的要進行抗炎治療(如使用抗生素)或其它方法的治療。
(2)產褥期飲食禁忌
產婦身體的特點往往是“多瘀多虛”,在設計其食譜時必須注意這一點。也就是說,凡是會導致脾胃虛寒,不利於髒腑功能的恢複,不利於惡露下行的食物、藥物都要慎用或禁用。
①忌吃生冷。未煮熟的食物往往不易消化,這對脾胃功能較差的產婦(特別是分娩後1周內的產婦)來說,是一個負擔,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不良。生冷食品未經高溫消毒,可能帶有細菌,進食後易患腸胃炎等。
②忌吃大辛、大熱的食物,如辣椒、肉桂、狗肉、花椒等。這些食物太熱、太燥,很可能透過乳汁而影響嬰兒的腸胃功能,也可能影響產婦的子宮複原,或引起產婦便秘。此外,有的產婦若有大便幹結、痔瘡等,吃這些食物會使症狀加重。
③忌吃或慎用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豬肉、肥腸等。這些食物會增加產婦胃腸道的負擔。
3.產婦身體虛弱的食物選擇
產後產婦身體虛弱一般是由陰血虧虛或陽虛火旺或陽氣虛弱造成的,針對不同的病因,可選擇適當的食物進地食療。
(1)產婦陰血虧虛的食物選擇
若產婦分娩以後,發現自己有頭昏眼花、心悸少眠、四肢麻木、麵色發白或萎黃、肌膚粗糙晦暗、口唇指甲淡白等症狀,或平素體質血虛,或經醫生診斷為陰血虧虛者,可選用下列滋陰養血類食物。
肉類:豬肉、豬蹄、豬心、豬肚、牡蠣肉(淡菜)、鱉肉、龜肉、烏賊(墨魚)、鱔魚(黃鱔)、鯉魚、海參、鴨。
糖類:宜用白糖、冰糖、各類水果糖。
蔬菜類:飯豆(飯豇豆、眉豆)、豌豆、豆角(豇豆)、蠶豆、豆腐、豆芽、木耳、藕、絲瓜、菠菜、銀耳、胡蘿卜、紅蘿卜、白蘿卜、香菇、蘑菇、馬鈴薯(洋芋、山藥蛋)、紅薯、甘藍(卷心菜、蓮花白)、莧菜(紅莧菜)、萵苣(萵筍、春筍)、綠豆、黑豆等。
水果類:宜食葡萄、蘋果、柚橙(椪柑)、桑椹、桃、菠蘿、香蕉、柿子等。
(2)產婦陰虛火旺的食物選擇
若產婦流血過多,陰血大虧,以致陰虛火旺,虛熱內生,自覺有頭暈耳鳴、麵紅、五心煩熱、盜汗失眠、小便短赤、大便幹燥等症狀者,或經醫生診斷為陰虛火亢者,除可以選擇上述滋補養血類食品外,還可選擇下列既有滋陰作用,又具清熱作用的食物。
動物類:如兔肉、兔肝、家鴿、豬肉、鴨牡蠣(淡菜)。
蔬菜類:如冬葵(冬莧菜)、芹菜(旱芹)、黃花、冬瓜、絲瓜、黃瓜、番茄、蕺菜(魚腥草)、苦瓜、紫菜、海帶、蓮心、荷葉、百合、蕹菜、白菜、茄子、青蘿卜等。
水果類:如梨、西瓜、青果、柿子等。
(3)產後陽氣虛弱的食物選擇
若產婦生產後傷氣以致陽氣虛弱,有腰膝酸軟、畏寒肢冷、下腹冷痛、頭暈耳鳴、尿意頻繁夜間尤甚等症者,或經醫生診斷為陽氣虛弱者,宜選溫補益氣壯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