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熱、汗出症狀多在婦女煩惱、生氣、緊張、興奮、激動時發生,所以為了避免發生這種症狀,婦女要盡量避免發生以上行為,心態平衡,這樣才會盡量避免這種症狀的發生。
5.女性在更年期易出現不良心理反應
更年期女性的不良心理反應也因人而異、有輕有重。一般來說,條件優越、生活富裕和社會地位較高的女性,症狀比較明顯。40多歲的職業女性,事業上小有成就,性格上極其要強,做事要求盡善盡美,但是隨著歲月流逝,擔心青春不再,紅顏逝去,更擔心在人才輩出的激烈競爭中失去優勢,丟了手中的“飯碗”。這種過分的焦慮和擔心使得很多職業女性提前進入了更年期。
有的進入更年期後,心煩意亂,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做不下去事。坐在家裏總是在想,“自己已經變成‘黃臉婆’了,人老珠黃,沒有魅力了,麵對外麵的花花世界,老公會不會做對不起自己的事……”於是,翻丈夫的皮包、衣袋,檢查丈夫的手機,這種異常的舉動,反而影響了夫妻感情。
更年期女性容易出現多疑心理,這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很多女性在年輕時個性特點並非如此,但到了更年期會逐漸出現。這種多疑心理嚴重地影響了她們的人際關係。她們為此很苦惱,周圍的人也難以理解和接受。處於不同的文化層次和不同的工作崗位,其表現也不完全一樣,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感知過敏。過分敏感,把發生在周圍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強行與自己聯係起來,聽風就是雨。聽說同齡人患上癌症去世,馬上會聯想到自己是否也會患病;孩子放學後晚歸,會聯想到路上是否發生車禍;丈夫晚歸,會聯想到是否有第三者。這些聯想往往是灰色的,使人不愉快、懊喪或傷心。
特別關注流言蜚語。單位裏會有一些人喜歡傳播小道消息或流言蜚語,某些更年期女性就是其中的參與者和受害者,這常常會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行為動作聯係。更年期女性容易對別人的某些行為和動作做盲目聯係。有時別人在議論某件事,正巧某位女性走過,他們停止了議淪。盡管這些人議論的事與她無關,她也會敏感地聯想成“他們在背後議論、譏笑我”,情緒立即會激動起來。
盲目懷疑。尤其對一些涉及自身利益的事無端盲目懷疑,如晉級、加薪、分房等沒有滿足其願望,即對被懷疑者恨之入骨,找機會泄憤,也可能懷疑本部門的同事是否在背後打過小報告,“攪掉了我的好事”,一旦主觀認定,憤恨之心就會急劇上升。
也有的性格內向,多愁善感,常常擔心丈夫會突然死去,孩子長大不孝順,父母漸漸衰老,日後的生活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想來想去,患上了抑鬱症。還有的是“更年期”撞上了“青春期”。現在家庭中,當母親過了40歲,臨近或已經進入更年期時,孩子則十幾歲,多是中學生,開始步入或已經進入青春期。孩子朝氣蓬勃,身心發展迅速,自我意識增強,性格獨立、反叛;母親日見衰老、焦慮易怒、缺乏耐心,“更年期”與“青春期”的對立,自然使得母親和孩子之間衝突不斷,這也就加重了更年期女性的心理壓力和困擾。
6.女性更年期易產生“負麵情緒”
“負性情緒”包括焦躁、怨恨、悲傷、憂鬱、憤怒等不良情緒。
應該說,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過負性情緒的體驗。當生活不如意的時候,當人事摩擦糾紛的時候,當戀愛失意、夫妻反目的時候等等,人往往會一蹶不振,陷入痛苦憂傷之中。
“負性情緒”對人的精神和生理上的傷害都是可怕的,如果“負性情緒”持續日久,可擊潰人體生理保護功能,使人的機體免疫力降低,如誘發高血壓、潰瘍病和某些精神疾患等,而癌症的發生,也與“負性情緒”有關。
而當人處於“負性情緒”中的時候,更容易在人際關係中走入困境,釀成種種悲劇。
不少女性在年青時性格溫和、開朗、樂觀,但是到了更年期後往往會變得憂鬱傷感,喜怒無常,這種性格行為的變化就是所說的更年期負麵情緒。
產生“負麵情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雌激素水平波動或下降所致的神經心理症狀,這是最主要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身體各器官都會發生一係列變化,如皮膚出現皺紋,月經停止,腹部和臀部脂肪堆積,有時候有心悸、胸悶等身體不適,還有消化不良、睡眠不佳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出現,往往會使人覺得自己已經衰老,心中不樂。
②社會環境的變化對婦女性格行為也會產生影響。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工作,環境的差異會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和習慣。到了更年期,由於內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的下降,身體狀況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或者到了退休年齡,一下子從工作崗位撤下來,很不習慣,就會產生一種失落感。
③家庭成員的去世,子女的婚嫁離別,丈夫工作繁忙,無暇照管家事等原因也會使更年期的婦女性格和行為發生改變。
更年期的婦女情緒不穩定,而且往往沒有直接原因,使人感到莫名其妙,常常為了一點小事緊張不安,或者大吵大鬧,事後又會後悔痛苦。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明顯的性格行為變化,但是更年期的婦女應該了解,出現性格上的反常現象常常是更年期生理變化引起的,對於這些變化要適應,學會自覺地進行心理調整,讓這種變化和影響減小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