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的女性,由於身體功能的衰退,對營養攝入與飲食安排會產生特殊的要求。隻有科學膳食,才能防止病從口入。隻有營養合理搭配,才能減緩衰老代謝。
1.科學膳食,安然度過更年期
進入更年期後,人體各器官係統的功能逐漸衰退,代謝也會發生改變,機體的適應力和抵抗力也逐漸下降,對營養成分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所以更年期要重視食療。
更年期女性每天攝入的熱量應比年輕女性少5%~10%,一般以每日1500卡為宜;葷素食物搭配,防止偏食;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但如果膽固醇缺乏,也會影響身體激素的合成;每天蛋白質攝入量為60~80克。現分述如下:
(1)適量蛋白質:有研究表明,更年期婦女蛋白質需要量與年輕人相同。換句話說,在更年期婦女進食量減少的情況下,仍要求攝入不少於年輕人的蛋白質需要量。更年期後卵巢功能退化,體內性激素水平降低,受性激素支持的組織器官功能也隨之衰退,要緩和這種退化,維持其機能,應當保證適量的蛋白質攝入。蛋白質的攝入量為每天60克~70克為宜。飲食中選擇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魚類、瘦肉、豆製品等,其中動物蛋白約占1/3為好,特別宜多食豆製品,最近醫學界認為黃豆及豆製品含有豐富的弱性雌激素,可緩和因雌激素銳減而造成的更年期病症。另外,據美國醫學專家最新研究,大豆中含有一種特殊成分——異黃酮,可阻斷新血管形成,阻絕癌細胞的“給養”通路,有很好的防癌功效,是防乳腺癌的首推食品。
(2)少食糖類:更年期婦女易發生糖代謝紊亂,食糖過多,增加胰島負擔,患糖尿病幾率增加,進食過多糖類,能促進肝髒合成脂類,使血脂升高,增加了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機會,且可使體型肥胖,增加了心髒負擔。飲食中宜保持以複合糖類攝入為主,如澱粉、米、麵,少吃蔗糖。
(3)少食油膩: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對血脂調節作用減弱,往往出現高血脂。而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含飽和脂肪酸、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高,增加血脂濃度。而高血脂又是高血壓、冠心病的誘發因素,因而應限製進食含脂肪和膽固醇多的食物,脂肪的攝入量控製在總熱量的30%以下,膽固醇攝入量應平均每天少於300毫克。少食動物脂肪、動物內髒、腦髓、烏賊魚等。也忌過食油炸、油煎食品。可適量食用植物油,植物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可抑製食物中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膽固醇。但也不是吃植物油多多易善,無論哪種食油都含高熱量,過多用則熱量過剩。一點動物脂肪都不吃也是不足取的,需掌握適當。
(4)進食富含維生素食品:維生素B1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對保護神經係統功能、促進消化、增進食欲、促進糖代謝、減輕更年期症狀有好處,應多食用些豆類、小米、秈米、玉米等食物以補充。維生素主要存在於動物肝、腎、蛋黃、蕈類素食品中,它是體內多種酶係統主要輔酶的組成成分,在代謝中參與各種氧化還原反應,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維生素B2缺乏會引起舌炎、口角炎等病症。多進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好處多。如:白菜、芹菜、蘿卜、青椒、豆芽、紅棗、蘋果、柑橘,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促進紅細胞生成,可防治貧血、增加血管韌性與彈性、增強抵抗力、防治疾病、延緩衰老,還具有抗癌作用。在胡蘿卜、菠菜、油菜、南瓜等蔬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在體內可轉變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維護上皮健康、防止皮膚衰老、保護中老年人夜間視力、防治癌症等方麵有作用。在水果蔬菜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促進腸蠕動,可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致癌物質與腸道的接觸,有防癌作用;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有利於降低血糖;部分纖維素在胃中膨脹,產生飽感,從而減少熱量的攝入;還可影響脂代謝,降低血膽固醇。因此食用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對防治更年期糖尿病、肥胖、冠心病、痔瘡、便秘及消化道癌症等大有裨益。更年期婦女尤其要注意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麥麩麵食、動物肝髒等,維生素D一方麵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另一方麵可促進骨骼的正常鈣化,對防止更年期骨質疏鬆有重要意義。
(5)食補礦物質:礦物質與人體生命活動、新陳代謝、免疫功能、生長、老化等密切相關,它們是維持酶和各種激素活性不可缺少的物質。更年期婦女鈣磷代謝紊亂,容易發生骨質脫鈣,骨質疏鬆,應特別注意補鈣,牛奶含鈣豐富,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是理想的補鈣佳品。含鈣豐富的食品還有豆製品、魚、蝦、蟹類。值得注意的是,在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的同時,忌食用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菠菜、油菜、竹筍等,這些食物妨礙鈣的吸收。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更年期婦女易發生月經紊亂、經血量多,常發生貧血,不可忽視補鐵。應多吃蛋類、豆類及綠葉菜。鋅在促進新陳代謝、維護皮膚營養、免疫功能、消化功能、生殖係統功能等方麵是不可缺少的物質,並有抗衰老和抗癌作用。含鋅豐富的食品有:堅果類、肉類、海產品及豆類。與人體關係密切的礦物質還有很多,它們是在體內含量微少但又不可缺少的物質,供應不足或攝入過量都有損健康。注意從食物中攝取、補充礦物質較為安全,不會造成某種元素攝入過多,對維持體內礦物質的平衡,抗衰防老、延年益壽有重要作用。
(6)限製攝入不利食物:更年期婦女水鹽代謝紊亂,易發生水鈉瀦留,引起浮腫、高血壓,故應限製食鹽的攝入,以每日不超過10克為宜。更年期情緒不穩定、易激動,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高,應忌用咖啡、濃茶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酒過量,可影響食欲、使營養失衡,大腦失去控製,反應遲鈍,因此要忌常飲酒。更年期還是癌症好發階段,應忌食鹽醃、煙熏及有添加劑的食物,從入口食物方麵減少癌症誘發因素。
2.女性更年期的飲食要點
更年期的婦女,在停經前後的這段生理過程中,可能出現一係列更年期症狀,醫學上稱之為更年期綜合征,表現如貧血蒼白、胸悶氣短、頭暈眼花、血壓不穩、情緒煩躁、雙眼浮腫、全身乏力等。若能在此期針對更年期生理特點,合理調劑飲食,不僅可收到減輕症狀之效果,而且還可防患於未然,安然度過更年期。
(1)更年期婦女的飲食要點如下:
①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雞蛋、魚類、動物肝和瘦的牛、羊、豬、禽肉以及豆製品,均含有較多生理價值高的優質蛋白,可滿足人體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此外這些食品含維生素(A、B1、B2、D3)、葉酸以及鐵質,是修補組織、防治貧血的首選食物。粗細糧搭配、米豆混食也可使蛋白質互補,使糧食蛋白質效用提高。
②增加維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新鮮水果如柑橘、山楂、鮮棗、香蕉、蘋果等,新鮮蔬菜如西紅柿、青椒、青蘿卜、胡蘿卜、南瓜等,既是維生素(C、B族)和胡蘿卜素的良好來源,也含較多的鐵、銅等必需微量元素,經常食用,對改善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抗禦能力、增進造血功能均有必要。
③經常食用能健脾、益氣、補血的紅棗、赤豆、桂圓、蓮子、糯米等,對改善更年期綜合征大有效益。
(2)已有浮腫、血壓高、頭暈、心慌、氣短、失眠等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更年期婦女的飲食要點如下:
①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糙米、麵、菇類、動物肝腎、奶晶、瘦肉、綠葉菜及水果等。特別是維生素B1,對調節神經健康、增進食欲更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