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散步和慢跑更適合更年期女性
我們已經知道散步和慢跑是適合於更年期婦女的有氧健身運動,由於不拘形式,簡便易行,安全有效,不受場地設備的限製,而很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散步和慢跑對更年期婦女有些什麼好處呢?
散步是一種怡情暢誌、養神舒懷的運動。散步在空氣新鮮、景色幽美的庭院、園林、湖畔、溪邊,使人悠閑自得、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忘卻煩惱,有良好的心理調節作用。散步時,肌肉、筋腱得以放鬆,可以舒筋通絡、活動血脈,能有效地解除疲勞,不失為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能使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調整,起到安定神經係統的功效,對調節更年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大有好處。有節律地行走,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使心肌收縮力加強,促進血液循環;使呼吸均勻而稍深,肺通氣和肺換氣量增加,有利於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新鮮空氣,並將吸收入血的氧氣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散步使腹部肌肉規律舒縮,對胃腸起到按摩作用,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腸血液循環,增強消化腺分泌,有利於和胃健脾補益調節內髒功能,幫助食物吸收消化,對防治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壓、冠心病及便秘有積極作用。還可提高人體基礎代謝率,維持能量平衡,是更年期婦女保持體型的良方。有句俗話確有道理,“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散步作為一種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重要手段,值得提倡。對那些體質虛弱,患有高血壓、心髒病和體型肥胖的更年期婦女尤為適宜。
慢跑較散步而言,是相對劇烈的有氧代謝運動,對身體各部分的鍛煉作用大於散步,適合於心、肺、血壓基本正常的更年期婦女鍛煉時運用。慢跑可刺激大腦有節律地支配運動,調節大腦皮層與各係統之間的聯係,積極地調動全身各器官的活力。加強心髒泵功能,使心輸出量明顯增強,改善冠狀動脈供血,增加心肌營養,對防治冠心病有好處。可大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功能,更有益於氣體交換和體內新陳代謝。能有效地調節血管舒縮功能,改善更年期潮熱出汗症狀,維持血壓在正常範圍。還可減少體內脂肪貯存,增加抗動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膽固醇含量並防止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壁,可有效地防治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和肥胖症。無論是散步還是慢跑都是使骨骼負重的活動,可增加骨骼血液循環,豐富骨的有效成分,減少骨丟失,使骨骼更結實,更富有彈性和韌性,對防止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骨質增生和退行性關節病很有益處。
總之,散步和慢跑是對更年期婦女極為有益的運動,持之以恒,可為健康長壽做好體能儲備,放慢更年期向老年期邁進的進程。
6.更年期女性登山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體育運動可使人體的肌肉神經、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各係統都得到充分鍛煉,變得更有適應能力和抵抗力。登山是更年期婦女較適宜的體育項目之一,登山運動可調節更年期婦女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減少骨鈣丟失,減輕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症。喜愛登山的更年期婦女登山的速度要控製,不易太快,活動量不易太大,以防止輕微外傷、骨折。選擇的山不易太陡太危險,活動量自己控製,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以達到既活動身體,減少骨丟失,又陶冶情操的目的。
登山之前要做些準備運動,一般要10分鍾左右的熱身,登山應穿防滑旅遊鞋,防止跌倒,防止關節肌肉損傷,不要穿大跟鞋,尤其不要穿高跟鞋,衣服穿著也應寬鬆舒適。天氣炎熱時不宜登山,登山時間也不宜太長。
更年期婦女最好選擇較低的群嶺進行攀爬,登山過程中既可觀賞到山林中千姿百態的景色,呼吸新鮮空氣,還可增強人體上下肢和軀幹肌肉的力量,提高全身關節韌帶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和肺活量,使心肌和呼吸肌受到鍛煉,從而有效地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等疾病。登上山頂可以望遠,既可看到祖國的壯麗河山,又可看到家鄉的建設與變化,使人心曠神怡,胸襟開闊,從而激發人們愛國、愛家鄉的情懷,使其更努力地去工作去生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
總之,更年期婦女登山應以休閑娛樂為主而不必追求速度以防止意外發生。
7.要重視在運動中出現的心理問題
運動量不宜過大,並要防暑。秋季天高氣爽,食欲明顯增多,人的體力增強,這時可增加運動量。
更年期開展運動的目的是促進心身健康,延年益壽。
女性在運動中要注意以下常見的心理問題:
(1)開始運動時畏懼心理。有些女性由於身患某種疾病對運動有顧慮,對某些運動項目有畏懼心理;還有些女性覺得需要長期堅持鍛練才能改善心身健康,產生畏難情緒。常言道:萬事開頭難。隻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掌握好運動量,逐步培養興趣,建立信心,就會打消畏懼心理,克服畏難情緒。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練後如果能感到自己心身受益,就會逐步主動,積極地做好下一步的運動計劃。
(2)要克服急躁心理。有些更年期女性堅持某項鍛練後感到成效不大,容易產生急躁心理。希望盡快加大運動量,或改用其他更有效的運動項目。其實,除了某些目的明確的康複性鍛煉外,大部分運動項目對心身健康的影響是緩慢的、長期的,切忌急功近利。如果能將每天的運動當成一天中快樂生活的一部分,就會真正做到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心身兩悅。如果產生急躁情緒後盲目加大運動量,容易導致身體傷害、欲速不達、心身兩傷。經常更換運動項目,難以培養運動情趣,不易建立運動規律,故難以達到健身目標。
(3)要避免自卑心理。毋須諱言,更年期女性之間的體質和身體狀況是有很大差異的,有些更年期女性體弱多病,有些更年期女性開始鍛練的時間較晚,看到別的更年期女性身體好、運動能力強就會有羨慕之情,有時也會產生自卑心理。悲觀、沮喪的情緒不僅損害自己堅持運動、持之以恒、重建健康的信心,而且直接損害心身健康。要堅信,不論以前的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如何,從現在開始,每個人追求心身健康的機會是相同的,追求健康長壽的權利也是相同的,切不可自我放棄這種機會和權力。隻要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循序漸進、不驕不躁、持之以恒地堅持鍛煉,一定會功夫不負有心人。
(4)運動中要心態平和,避免動氣。有些運動項目有一定的競技性。有部分更年期女性喜歡這類競技性的運動項目,但要切忌贏則大喜、輸則大悲的情緒變化。情緒波動太大不利於更年期女性修生養性。對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更年期女性,大喜大悲更是大忌。故此,參與任何運動項目,都要保持心態平和,保證心身愉悅,避免動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