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更年期女性適用的幾種保健措施(1 / 3)

科學養生,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費很大勁。利用一些現有的家庭設備,學會一些常用的養護方法,更年期女性就可以自我保健,解除痛苦,保持活力。

1.保健按摩可以益壽延年

保健按摩極有利於強身防病、益壽延年,不受設備、環境等條件限製,不用針、不用藥即能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對更年期人的保健很有好處:

(1)梳發按摩法

梳發按摩的做法是: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觸頭發,從前額到枕後,從耳前到頭頂進行梳頭,每梳百餘下。動作要輕柔,以晨起梳頭為好。此法有清醒頭目、降壓及防治頭痛、偏頭痛、頭發脫落和早白的作用。

(2)運目轉睛法

每天睡起時,雙目從左轉到右14次,再從右轉到左14次。轉目時要慢,轉完後雙目緊閉一下,再驟然圓睜。運目轉睛,能去除內障外翳,糾正屈光不正、視力差等。

(3)叩齒咽津法

叩齒:每天清晨,心靜神定,口輕閉,叩臼齒100下,然後用舌舔牙周3~5圈。

咽津:先用舌舔上齶或牙齒周圍及唇內,同時兩腮作漱口動作,待唾液滿口時再咽下,並以意念送入丹田,即想像唾液直接進入小腹的丹田之中。

叩齒可使牙齒堅固,預防牙病。《修齡要旨》中說,小便時閉口咬牙,解畢再開,可“永無齒疾”。有人長期堅持叩齒,至老仍是滿口牙齒完好無缺。

舔舌鼓漱,有利於刺激唾液分泌。唾液內含澱粉酶、溶菌酶和分泌性抗體,能有助於消化、中和胃酸、修補胃黏膜並有助於殺菌、抗病毒。唾液腺還能合成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對植物神經的生長、骨骼的形成、血鈉和血糖的調節,都有一定作用。據說,唾液中含有大量的鈣質遊離子的酵素荷爾蒙,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惜唾如金是有科學道理的。

(4)腰部保健按摩法

腰部按摩主要是搓腰眼、擦腎腧穴。中醫稱“腰為腎之府”,認為人如“腰腿健,則全身健”,而按摩腰部有疏通經絡、壯腰強腎、保健長壽的作用。《赤鳳髓》說“摩腎治腎堂虛冷、腰腿疼痛”,《修齡要旨》說,摩擦兩腎腧能“生精固陽,治腰痛”。

做法是: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眼處(約與肚臍相對的脊椎凹陷處稱命門,旁開一寸半處叫腎腧,再開一寸半略下方凹陷處是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閭部分,然後再搓回到兩臂後曲盡處,共用力搓30幾次。也可握拳輕叩腰眼、腎腧穴等腰部部位,並配合腰部旋轉。

此法可防治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腎虛,對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所致的腰腿痛,也有一定作用。

(5)腿膝保健按摩法

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所以按摩腿膝有抗老延壽作用。按摩腿部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和站立性下肢水腫,並可防止肌肉萎縮,增強步行能力。按摩膝部可使膝部溫度升高,促使關節靈活,還可防治關節炎。

具體做法如下:兩手緊抱大腿根近胯處,用力往下擦到足踝,然後擦回到大腿根部,如此上下來回按摩20餘次,直到腿腳皮膚發熱;再兩手掌心緊按膝蓋,先齊向內旋轉擦10餘次,後齊向外旋轉擦10餘次,再以手掌摩擦膝部至皮膚發熱、發紅。

(6)撮提穀道

穀道即肛門。吸氣時稍用意用力,提起並縮緊肛門連同會陰上升,稍停頓一下,再放鬆呼氣。反複做5次~7次,有升提陽氣、防止脫肛、治療痔瘡等作用。

(7)足部腳心按摩

足被稱為第二心髒。大腦和其他髒器在足底都有自己的投射區,刺激它便可使末梢神經興奮,進而促使與此相連的有關神經的充分活躍。頭的反射區在趾,胃在腳掌內側第一蹠骨,肝脾在腳掌外側,生殖器在足跟部,腳掌前部中心、湧泉穴稍下相當於太陽神經節,再向下依次為胰腺、甲狀腺及腎上腺。國外學者根據我國中醫經絡學說發現,大腳趾是肝脾二經通道,按摩它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欲,治療肝脾腫大;第四趾是尿膽經,經常按摩可預防便秘、肋痛;小趾是尿膀胱經,按摩它能治遺尿症,矯正婦女子宮前傾或後傾;按摩小趾中央部對治療失眠、脫發效果顯著;按摩第四趾遠端可治麵部痤瘡;按摩足跟內側,可使麵部色素沉著減退;按摩第二趾和中趾遠端,能增強內分泌功能,協助皮脂分泌,減少麵部皺紋,使麵部皮膚柔軟細嫩;擦摩湧泉穴,能“除濕氣,固真元”。現代醫學實驗證明,摩擦湧泉穴可降血壓,治頭目昏花和失眠,還可治鼻塞不通。對治老年人的上重下輕感,足冷並麻木、浮腫,也有一定作用。

2.健腦操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

(1)吐納。雙足開立,閉目養神,屏除雜念,兩臂向上高舉,擴胸用鼻吸氣,然後雙臂放下,稍用力由口呼氣,反複8次。

(2)梳發。即搓揉頭皮,兩手插入發中,由前向後梳頭8次。

(3)揉太陽穴。用兩手大拇指同時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先順時針、後逆時針,如此反複各轉12次。

(4)拿肩井。先用右手拇指與其餘四指對稱相合用力於左肩井穴處,著力向上拿提12次;然後,用左手同上法拿提右肩井穴12次。

(5)幹洗臉。兩手摩擦生熱後,在麵部由上而下,摩擦12次。

(6)鳴天鼓。兩手掌按住左右耳朵,兩手食指架在中指上,放在頭後部,輕輕叩打12次;最後手掌按壓耳朵,再驟然放開,連續按壓放開8次。

(7)抹前額部。兩手食指屈成弓狀,第二指節內側貼印堂,先揉按印堂及睛明穴1分鍾,然後由眉間向前額兩側揉抹約50次左右。

(8)抹顳部(耳朵上方部位)。以兩手拇指羅紋麵,緊按兩側太陽穴處,先揉按1分鍾後,再在顳部由前向後往返用力抹20次左右,以酸脹為宜。

(9)按揉腦後。用兩手拇指羅紋麵,緊貼風池穴(後腦勺下頸椎骨末端兩側)用力做旋轉按揉50次左右,以酸脹為宜。

(10)梳拍頭皮。將雙手手指彎曲成鉤狀,用五指指尖從前往後梳頭,先梳頭頂,再依次梳頭部兩側及頭後部,共梳30次。而後用手掌心在囟門處有規律地做拍打動作30次左右。最後用雙手掌心撫摩頭皮20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