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因為少說一句話,而給陌生人增添了麻煩,卻也有因為多說了一句話,而被陌生人嫌惡,因而與陌生人疏離的情形。
有的時候,可能是你自己的一個小習慣,在說話的時候無意間表現出來,惹得雙方都不愉快。人應該養成簡單明了、不說廢話的習慣。
溝通中,最忌諱廢話
如果為了表達一個意思,不斷地解釋,增加不必要的廢話,隻能招人討厭。越是沒有修養的人,越是容易在說話的時候,過多地做一個“發言人”,毫不在意別人是不是願意聽,隻顧自說自話。因為這些人其實並沒有多少真才實學,之所以不斷地說話,隻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水平,以期引起別人的注意,不過效果往往是相反的。
炫耀又愛說教,是最糟糕的習慣
喜歡炫耀的人,習慣不停地說“我如何如何……”,不停地向周圍人表達自己的見解,而且還動不動就訓斥別人,用說教的口氣切斷自己的人脈關係。
如果你喜歡對比你輩分低或地位低的人說教,不僅不會讓對方對你產生尊敬,還會覺得你是在說大話,對你產生逆反心理。如果輩分或地位一樣,你的說教隻能讓人家覺得你是在炫耀自己,你是一個非常驕傲、不值得信任的人。
這樣說並不是不讓你指出對方的不足,任憑錯誤發生,而是不要在說話的時候加上“如果是我……”或者“我曾經……”這一類的話,這樣的表達方式隻能讓人一聽就覺得厭煩,你最初的目的可能會造成相反的結果。
過高的音量隻會有損你的形象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自己說話的音量?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除非是熟識的人提醒你,否則你自己都不會意識到這個毛病。尖銳的高音往往能在你無意的時候破壞你的形象。
從醫學角度講,某種聲音的音頻超過一定程度,就會讓聽到的人產生不安的情緒,嚴重的時候還會讓人變得焦躁。
低沉的聲音其實可以給人以一種穩重、權威的感覺,讓人覺得你是可靠、可信的。運用適當的聲音音量,可以表明你的修養。
負責接電話的人,如果聲音低沉有力,則會給人以安全感,能讓聽的人覺得值得信任。相反,尖銳的高音隻能讓人覺得你沒有教養,也一定會對你失去信任。
溝通總結
伏爾泰一針見血地指出,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裏的一粒沙子。在現實生活中,將你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戰,而是你最容易忽視的壞習慣。在與陌生人的溝通中,要懂得輕裝上陣,學會隨時倒出那煩人的“小沙粒”——改掉那些你自以為的小毛病。
別做令人生厭的“嘴上霸王”
在與陌生人的溝通中,你是否注意到自己說話的方式、語氣和態度。譬如說,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個盛氣淩人的人,是否是一個固執己見的人,是否是一個不給別人機會闡述不同意見的人。或注意是否有人在聽你講時要離開,或看上去在絕望地環顧四周要找一個最近的路逃開。
如果你是上麵所說的其中一種人之一,那麼,你就是溝通中的“大獨裁者”。在溝通中,人們最討厭這種人。因此,在與陌生人交流時,切忌不要以自我為中心,隻想讓別人聽自己的,用威脅、居高臨下的口氣,這樣難以達到互動的交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