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 / 3)

洪鈞有些不耐煩,又問了一句:“幾家的情況到底怎麼樣?”

肖彬忙說:“共來了九家投軟件標的公司,其中三家投的咱們的產品,是嘉合係統、創興偉業,還有泛舟公司。”

洪鈞立刻問:“泛舟?你怎麼確定泛舟投的是咱們的軟件?”

肖彬解釋著:“唱標的時候念的啊,投標商的名字是誰,投的主要軟件產品是哪家的,投標價是多少。泛舟是投的咱們維西爾的軟件。”

洪鈞沉吟了一聲,又接著問:“幾家的投標價都怎麼樣?”

電話裏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肖彬打開他剛才記下數據的紙片,念著:“按投標價從低往高排,嘉合係統排在第二,創興偉業排在第三,前麵是一家投科曼產品的公司,他們報的總價最便宜,泛舟公司排在第六,後三家就都是投ICE的了,也是價格最高的三家。”

洪鈞徑自喃喃地重複著:“二、三、六……”忽然回過神來,想起肖彬還在電話上呢,就趕緊說:“沒有宣布有誰的標書被廢標吧?……挺好,二、三、六,咱們的陣勢不錯。沒事了,你回公司吧。”

洪鈞掛了電話,還在重複著“二、三、六”,很快就又沉沉地睡著了。

接下來的幾天,普發集團一直在熱熱鬧鬧地評標。在開標當天,韓湘就被金總直接點將,“空降”到專門成立的“普發集團現代企業管理示範工程領導小組”當了常務副組長,金總掛了個組長的虛名,由韓湘負責具體工作。開標當天的下午,韓湘就率領評標小組的十多個人,幾輛車浩浩蕩蕩地開到京北小湯山的一個度假村開始封閉式的評標了。

評標小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負責技術,一部分負責商務。負責技術的由姚工牽頭,除了普發自己的人,還包括幾個從外麵請來的專家,北京這地方精英薈萃,那麼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外腦”多的是。商務部分由韓湘本人牽頭,人數也不多,都是普發自己的人。

普發忙活開了,洪鈞這裏倒平靜了下來,甚至顯得有些清閑了。洪鈞給範宇宙打過一個電話,問他為什麼最後一刻決定以泛舟公司的名義來投維西爾的軟件,而沒用泛舟來投ICE。範宇宙打著哈哈,說自己其實沒考慮那麼多,最後關頭慌亂之間就這麼投了,反正三家公司都是他自己的公司,沒什麼區別。範宇宙倒是興致勃勃地邀請洪鈞一起吃個飯,說頭一次給洪鈞打電話就提過,結果洪鈞沒給麵子,現在已經這麼熟了應該可以了吧,最後還專門提到也請洪鈞把菲比約上一起來,他這最後一句話讓洪鈞下決心再一次地推辭了。

洪鈞幾乎每天都會在晚上和姚工通一次電話,聊聊評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姚工是真心希望洪鈞和維西爾能贏得這個項目,因為他覺得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獲得成功。洪鈞曾經都擔心姚工的傾向性太明顯,明顯的傾向性反而會讓他的影響力打折扣,但很快洪鈞就放心了,姚工其實很老練甚至是狡猾。洪鈞想,這大概和姚工喜歡曆史有關吧,他看了那麼多爾虞我詐的東西,雖然不齒,但也學到幾分了。

洪鈞有些不耐煩,又問了一句:“幾家的情況到底怎麼樣?”

肖彬忙說:“共來了九家投軟件標的公司,其中三家投的咱們的產品,是嘉合係統、創興偉業,還有泛舟公司。”

洪鈞立刻問:“泛舟?你怎麼確定泛舟投的是咱們的軟件?”

肖彬解釋著:“唱標的時候念的啊,投標商的名字是誰,投的主要軟件產品是哪家的,投標價是多少。泛舟是投的咱們維西爾的軟件。”

洪鈞沉吟了一聲,又接著問:“幾家的投標價都怎麼樣?”

電話裏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肖彬打開他剛才記下數據的紙片,念著:“按投標價從低往高排,嘉合係統排在第二,創興偉業排在第三,前麵是一家投科曼產品的公司,他們報的總價最便宜,泛舟公司排在第六,後三家就都是投ICE的了,也是價格最高的三家。”

洪鈞徑自喃喃地重複著:“二、三、六……”忽然回過神來,想起肖彬還在電話上呢,就趕緊說:“沒有宣布有誰的標書被廢標吧?……挺好,二、三、六,咱們的陣勢不錯。沒事了,你回公司吧。”

洪鈞掛了電話,還在重複著“二、三、六”,很快就又沉沉地睡著了。

接下來的幾天,普發集團一直在熱熱鬧鬧地評標。在開標當天,韓湘就被金總直接點將,“空降”到專門成立的“普發集團現代企業管理示範工程領導小組”當了常務副組長,金總掛了個組長的虛名,由韓湘負責具體工作。開標當天的下午,韓湘就率領評標小組的十多個人,幾輛車浩浩蕩蕩地開到京北小湯山的一個度假村開始封閉式的評標了。

評標小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負責技術,一部分負責商務。負責技術的由姚工牽頭,除了普發自己的人,還包括幾個從外麵請來的專家,北京這地方精英薈萃,那麼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外腦”多的是。商務部分由韓湘本人牽頭,人數也不多,都是普發自己的人。

普發忙活開了,洪鈞這裏倒平靜了下來,甚至顯得有些清閑了。洪鈞給範宇宙打過一個電話,問他為什麼最後一刻決定以泛舟公司的名義來投維西爾的軟件,而沒用泛舟來投ICE。範宇宙打著哈哈,說自己其實沒考慮那麼多,最後關頭慌亂之間就這麼投了,反正三家公司都是他自己的公司,沒什麼區別。範宇宙倒是興致勃勃地邀請洪鈞一起吃個飯,說頭一次給洪鈞打電話就提過,結果洪鈞沒給麵子,現在已經這麼熟了應該可以了吧,最後還專門提到也請洪鈞把菲比約上一起來,他這最後一句話讓洪鈞下決心再一次地推辭了。

洪鈞幾乎每天都會在晚上和姚工通一次電話,聊聊評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姚工是真心希望洪鈞和維西爾能贏得這個項目,因為他覺得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獲得成功。洪鈞曾經都擔心姚工的傾向性太明顯,明顯的傾向性反而會讓他的影響力打折扣,但很快洪鈞就放心了,姚工其實很老練甚至是狡猾。洪鈞想,這大概和姚工喜歡曆史有關吧,他看了那麼多爾虞我詐的東西,雖然不齒,但也學到幾分了。